[发明专利]一种双脉冲式泥沙运移信息的图像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2506.9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9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杜海;孟娟;李木国;臧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赵连明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双脉冲式泥沙运移信息的图像测量方法,属于视觉测量技术领域。两台左右放置的摄像机组成立体视觉系统;其中一台安装点阵光栅片,另一台安装负透镜;在同步控制器的时序控制下,利用点阵光栅片和负透镜脉冲激光器交替打出点阵光与体积椎光,同时利用摄像机的跨帧采集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不同角度的点阵图像与泥沙图像;通过第一次曝光获取的点阵图像的配对信息来预测第二次曝光泥沙图像的立体匹配位置图像,依照预设定的网格进行归一化协方差相关匹配,最后结合摄像机定标参数重构出泥沙的空间运动矢量;本发明无需停机待时,一次分析便可以得到网格节点处的空间矢量场。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冲 泥沙 信息 图像 测量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双脉冲式泥沙运移信息的图像测量方法,其特征是由摄像机、脉冲激光器、和内插图像采集卡的PC机组成;两台左右放置的具有外控双曝光功能的工业摄像机组成立体视觉系统固定在被测地形(11)可以被观测到的地点;两台脉冲激光器配有各自的脉冲激光导光臂用于照明;其中一台安装点阵光栅片(9),另一台安装负透镜(10);同步控制器(2)的设置端口与PC机(1)相连,用于设置同步控制器(2)的控制参数;而同步控制器(2)的输出端子分别与摄像机A(5)、摄像机B(6)、激光器A(3)的氙灯与调Q外控端口、激光器B(4)的氙灯与调Q的外控端口相连;在同步控制器(2)的时序控制下,利用点阵光栅片(9)和负透镜(10),两个脉冲激光器可以交替打出点阵光与体积椎光,对泥沙地形进行照明;同时利用摄像机的跨帧采集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不同角度的点阵图像与泥沙图像;通过第一次曝光获取的点阵图像的配对信息来预测第二次曝光泥沙图像的立体匹配位置;PC机(1)对不同时刻的图像依照预设定的网格进行归一化协方差相关匹配,从而获取左右像平面上的同名运动矢量,最后结合摄像机定标参数重构出泥沙的空间运动矢量,得到泥沙地形的运移信息;其具体方法如下:步骤一:设置同步控制器(2)的时序:首先保证摄像机A(5)的外触发时序与摄像机B(6)的外触发时序严格一致;其次控制脉冲激光器A(3)的氙灯的外触发时序与调Q外触发时序使得脉冲激光器A(3)的脉冲在摄像机A(5)第一次曝光间隔内发出,同理控制脉冲激光器B(4)的氙灯外触发时序与调Q外触发时序使得脉冲激光器B(4)的脉冲在摄像机B(6)第二次曝光间隔内发出;步骤二:左右放置两台摄像机,调整角度使得目标区域可以被观测到;调整脉冲激光器A的导光臂(7)和脉冲激光器B的导光臂(8),使得两台激光器的照明区域均覆盖被测地形(11);步骤三:设置两台工业摄像机为同步外控模式,使用张氏定标法进行两台摄像机的定标,完成每台摄像机的内参数与外参数的计算;步骤四:设置两台摄像机为双曝光模式;步骤五:令两台脉冲激光器发出激光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为Δt,获取t1时刻的图像,令第一次曝光的左图像为ImgL(t1)右图像为ImgR(t1),而第二次曝光的左图像为ImgL(t1+Δt)右图像为ImgR(t1+Δt);步骤六:分别对ImgL(t1)和ImgR(t1)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然后利用重心法或曲面拟合法对图像中的光斑进行中心提取;之后,在ImgL(t1)图像上建立一个分析窗口,使得该分析窗内包含的光斑数目不小于5个;利用极线约束,寻找分析窗口内每个光斑点在ImgR(t1)图像上的候选匹配位置,即得到光斑点的匹配矢量集;逐一搜索每个匹配矢量集合,选择这些匹配矢量集合中最为相似的匹配矢量作为光斑点的匹配矢量,其所对应的匹配位置为图像ImgL(t1)分析窗口内各个斑点在图像ImgR(t1)中的对应位置;利用同样的方法将图像ImgL(t1)中的每个斑点均在图像ImgR(t1)中找到对应位置,并形成位置对应关系的查找表PosLut;步骤七:在ImgL(t1+Δt)中划分网格,网格的节点为需要进行分析的位置;然后在ImgL(t1+Δt)中逐一选择分析点P,并以分析点为中心以2×wr+1为边长选择一方形分析区域,与此同时在PosLut查找表中查询与P点最为近邻的匹配位置P′,随后在ImgR(t1+Δt)中的P′位置以4×wr+1为边长选择一分析区域;接下来对这两个区域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协方差相关匹配,并找出最大值的位置P″;按此过程遍历分析ImgL(t1+Δt)上所有的网格节点,计算得到ImgR(t1+Δt)上的对应点,并将位置对应关系记录在查找表StereoLut_1中;步骤八:获取t2时刻的图像数据,分别记作ImgL(t2)与ImgR(t2)、ImgL(t2+Δt)与ImgR(t2+Δt);利用步骤F与步骤G所述的方法,得到ImgL(t2+Δt)与ImgR(t2+Δt)之间对应关系的查找表StereoLut_2;步骤九:仍使用归一化协方差相关匹配方法在分析网格节点处,分别对ImgL(t1+Δt)与ImgL(t2+Δt)、ImgR(t1+Δt)与ImgR(t2+Δt)进行相关分析,此时t1+Δt时刻的两幅图像中使用的分析窗口边长为2×wr+1而t2+Δt时刻的两幅图像中使用的分析窗口边长为2×Wr+1,其中Wr需同时满足Wr≥wr和Wr≥4×Smax,Smax为t1~t2间隔内被测目标物体图像上的最大移动距离;分析结束得到ImgL(t1+Δt)与ImgL(t2+Δt)之间的对应关系,记录在查找表MatchLut_L中,而ImgR(t1+Δt)与ImgR(t2+Δt)之间的对应关系,记录在查找表MatchLut_R中;步骤十:遍历ImgL(t1+Δt)上所有分析节点,搜索其在ImgL(t2+Δt)以及ImgR(t2+Δt)上的对应位置:令当前一个分析位置记作P0,然后在MatchLut_L中查找P0点在ImgL(t2+Δt)的对应位置P1,并搜索与P1最近邻的网格节点的位置P1′;在StereoLut_2中查找P1′在ImgR(t2+Δt)上的对应位置P1″,之后将P1′与P1″之间的位置变化关系用于P1点,计算得到P1在ImgR(t2+Δt)上的对应位置P1Z;步骤十一:在StereoLut_1中查找P0点在ImgR(t1+Δt)上的对应位置P2,同时搜索与P2最近邻的网格节点的位置P2′;在MatchLut_R中查找P2′在ImgR(t2+Δt)上的对应位置P2″;同样将P2′与P2″之间的位置变化关系用于P2点,计算得到P2在ImgR(t2+Δt)上的对应位置P2Z;步骤十二:当||P1Z‑P2Z||<εT时,认为当前分析点P0处可以得到正确的配对结果,需要进一步计算P0点在ImgR(t2+Δt)上的对应位置P3:以P1Z点与P2Z点之间连线的中点为中心以r为半径,要求半径r不小于P1Z点与P2Z点之间连线长度的一半,划定一个分析区域,记作f3;用r/2为半径分别在P1点与P2点处建立分析区域,记为f1与f2;使用f1与f2分别在f3区域遍历性进行归一化协方差相关计算,得到的相关系数矩阵,记作M1与M2;计算两个相关系数矩阵的乘积,记作M=M1·M2;在M中寻找最大值的位置,该位置即为所求的P3位置;步骤十三:利用摄像机定标参数对像面上的点进行三维重构:通过[P0,P2]对应点可以得到t1+Δt的空间位置PW1;通过[P1,P3]对应点可以得到t2+Δt的空间位置PW2,因此可以得到一个空间矢量
使用相同的分析方法完成对ImgL(t1+Δt)上所有节点的分析后,便可以得到从t1+Δt时刻到t2+Δt时刻的被测泥沙的运动演变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8250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