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音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80045189.X 申请日: 2013-08-28
公开(公告)号: CN104583554B 公开(公告)日: 2017-06-13
发明(设计)人: 近藤圣司;梶川正博;须藤雅行 申请(专利权)人: 双叶产业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F01N13/00 分类号: F01N13/00;F01N99/00
代理公司: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5 代理人: 杨勇,钟守期
地址: 日本爱知***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涉及一种消音器,具备外壳、出口管、以及抑制装置。将所述出口管所具有的至少一个通气孔中的、与所述外壳的底面相对的至少一个通气孔作为特定通气孔,抑制装置对经由该特定通气孔而向所述出口管内流入的液体的喷起高度进行抑制。
搜索关键词: 消音器
【主权项】:
一种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外壳,来自内燃机的废气会流入所述外壳;出口管,所述出口管形成为筒状,具有一对开口的端部,并且具有使外表面和内表面之间贯通的至少一个通气孔,且所述一对开口的端部中的一个端部以及所述通气孔被配置在所述外壳内,以将所述外壳内的废气导向大气中;以及,抑制装置,将所述出口管所具有的所述至少一个通气孔中的、与所述外壳的底面相对的至少一个通气孔作为特定通气孔,所述抑制装置对经由该特定通气孔而向所述出口管内流入的液体的喷起高度进行抑制,所述抑制装置具备覆盖部件,所述覆盖部件设置于所述出口管的内部,并覆盖所述特定通气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叶产业株式会社,未经双叶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80045189.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机动二轮车的排气装置-201680017613.3
  • 山下朗弘;永露敏弥;田尻秀聪;松井康真;大石雄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6-03-09 - 2019-09-27 - F01N13/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能够进行催化剂装置的劣化检测的两个氧传感器配设于合适的位置的机动二轮车的排气装置。机动二轮车的排气装置(20)具有通过发动机(E)的下方而将排出气体向车身后方引导并收纳催化剂装置(C)的管部分(19)和与管部分(19)的后端连接的消声器(26),且在管部分(19)配设位于催化剂装置(C)的上游侧的上游侧氧传感器(U)和位于催化剂装置(C)的下游侧的下游侧氧传感器(D)。在管部分(19)设置有为了收纳催化剂装置(C)而大径化了的扩径部(61)。将下游侧氧传感器(D)配设于扩径部(61)。使上游侧氧传感器(U)及下游侧氧传感器(D)在车身侧视下位于比扩径部(61)的中心线(Oc)靠车身上方的位置。扩径部(61)位于发动机(E)的气缸体(43)的下方且曲轴箱(52)的前方。
  • 机动二轮车的排气装置-201680017684.3
  • 山下朗弘;永露敏弥;田尻秀聪;松井康真;大石雄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6-03-09 - 2019-07-12 - F01N13/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能够进行催化剂装置的劣化检测的两个氧传感器配设于合适的位置的机动二轮车的排气装置。机动二轮车的排气装置(20)具有通过发动机(E)的下方而将排出气体向车身后方引导并收纳催化剂装置(C)的管部分(19)和与管部分(19)的后端连接的消声器(26),且具备位于催化剂装置(C)的上游侧的上游侧氧传感器(U)和位于催化剂装置(C)的下游侧的下游侧氧传感器(D)。将下游侧氧传感器(D)配置于在对机动二轮车(1)进行支承的主停车架(22)的收纳时与主停车架(22)在车身仰视下重叠的位置,或者配置于与停车架承接部(90)在车身仰视下重叠的位置,所述停车架承接部(90)在主停车架(22)的收纳时与主停车架(22)抵接。在管部分(19)设置有收纳催化剂装置(C)的扩径部(61)。扩径部(61)位于发动机(E)的气缸体(43)的下方且曲轴箱(52)的前方。
  • 用于越野车的排气系统-201380062365.0
  • R·R·阿杜帕拉;D·A·莫里;W·施罗德 - 凯斯纽荷兰(中国)管理有限公司
  • 2013-09-30 - 2018-02-23 - F01N13/00
  • 用于越野车的排气系统包括构造成释放尾气的出口端口和围绕出口端口布置的出口烟道,其中出口烟道的至少一部分与出口端口径向地间隔开以形成介于出口烟道和出口端口之间的间隙。出口烟道构造成引导尾气从出口端口朝向出口烟道的远侧端部流动。排气系统还包括紧靠或联接至出口烟道且包括至少一个开口的排放护罩以及布置于排放护罩内的电子控制单元(ECU)。间隙构造成建立从至少一个开口至在出口端口下游的出口烟道的区域的空气流路径,并且ECU定位于介于至少一个开口和间隙之间的空气流路径内以有利于ECU的冷却。
  • 尾管的水侵入防止结构-201680007292.9
  • 远藤浩史;筑坂宏 - 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6-01-22 - 2017-09-26 - F01N13/00
  • 本发明涉及被装备于排气路径的末端并将废气(3)向车外放出的尾管(1)的水侵入防止结构,对前述尾管(1)赋予弯曲形状,且在其弯曲部位(1a)的转弯方向外侧的内周面上,以从该内周面朝向废气(3)的流动方向下游侧逐渐分离的方式设置隔壁(5),在该隔壁(5)和前述弯曲部位(1a)的转弯方向外侧的内周面之间划分死胡同部(6)。
  • 消音器-201380045189.X
  • 近藤圣司;梶川正博;须藤雅行 - 双叶产业株式会社
  • 2013-08-28 - 2017-06-13 - F01N13/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音器,具备外壳、出口管、以及抑制装置。将所述出口管所具有的至少一个通气孔中的、与所述外壳的底面相对的至少一个通气孔作为特定通气孔,抑制装置对经由该特定通气孔而向所述出口管内流入的液体的喷起高度进行抑制。
  • 用于运行催化转化器的安全器件以及包括它的机动车辆发动机-201280068247.6
  • P·奥特巴特;J-L·加托 - 雷诺股份公司
  • 2012-12-10 - 2016-11-23 - F01N13/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行催化转化器(10)的安全器件,包括:一个隔热屏(13),该隔热屏基本上安装在该催化转化器的外壁的一个部分上并且包括一个开口,附接到该催化转化器上的一个测量装置将穿过该开口,所述测量装置包括一个基本上圆柱形的基座(15),该基座旨在接合该催化转化器;和有待安排在该隔热屏上的一个安全装置(28),其特征在于,该安全装置(28)包括具有一个具有圆形开口的一个板件,该开口具有比该基座的直径更大的一个直径并且由一个唇缘界定,所述安全器件进一步具有用于将该板件附接到该隔热屏上的装置,以使得该唇缘以最小间隙环绕该基座。
  • 安装在还原剂输送系统的排气套筒中的阀的防旋转结构-201280038130.3
  • S.巴戈斯 - 大陆汽车系统美国有限公司
  • 2012-06-06 - 2016-10-19 - F01N13/00
  • 提供了一种用于插入套筒(22)中的阀结构(20)。该套筒包括螺纹孔(46)和其中的至少一个键槽(48)。阀结构包括:构造且设置成控制流体流动的阀(26);包围阀的至少一部分的配件(24),该配件具有用于与螺纹孔匹配的外螺纹(28);以及阀与配件之间的防旋转结构(34)。该防旋转结构构造且设置为使得在配件被旋转成与套筒螺纹接合时,防旋转结构的至少一部分与限定套筒中的键槽的表面接合,从而防止阀旋转,其中配件夹设在防旋转结构上,且因此夹设在阀上。
  • 用于测量废气中成分的仪器-201380023530.1
  • M·麦凯阿尔德纳 - 斯堪尼亚商用车有限公司
  • 2013-04-08 - 2015-01-07 - F01N13/00
  • 在测量来自燃式发动机排气管(6)中废气流(4)中的废气成分的情况下用来采样的装置(2),所述装置包括定位在测量室(10)中的传感器(8)。装置(2)还包括至少两个采集管(12),所述至少两个采集管定位在排气管(6)中并且具有面向废气流(4)并且定位在C-C平面中的孔(14),所述平面大致垂直于废气流(4)的方向。采集管(12)适于将废气流的各种部分转移至测量室(10),以使传感器(8)能够监测例如代表废气中NOX成分的平均值。利用废气中NOX成分的有代表性的平均值,能够对基于SCR技术的废气清洁系统进行准确控制。
  • 排气消声装置-201280042661.X
  • 迎照明;武藤淳;金子靖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株式会社豊技研
  • 2012-08-27 - 2014-04-30 - F01N13/00
  • 在与发动机的排气系统连接的排气消声装置中,两根排放管(11、12)在消声器主体(1)内,沿着消声器主体(1)的底面而以距该底面的最下部的距离大致相等的方式配置,其中,两根排放管(11、12)在上游端具有向消声器主体(1)内开口的开口部(11o、12o)而将消声器主体(1)内的废气向其外部排出,且一方的排放管(11)的开口部(11o)比另一方的排放管(12)的开口部(12o)更指向消声器主体(1)的底面侧。由此,能够将积存在消声器主体内的冷凝水高效率地向外部排出,以免妨碍将流入消声器主体内而被消声后的废气向外部引导的排放管的双管化产生的排气阻力的减少效果。
  • 发动机以及发动机驱动的作业机械-201280040418.4
  • 一桥直人 -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 2012-08-29 - 2014-04-23 - F01N13/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消音器冷却结构的发动机,该冷却结构能够在通过强制空气冷却和自然空气冷却两者来有效地冷却消音器的同时高效地保护消音器盖免受消音器废热的影响。发动机(1)包括设置在驱动轴的一端且冷却发动机的冷却风扇,在发动机中,消音器(9)安装成其纵向与重力方向一致且消音器容纳室(30)由遮盖消音器(9)的消音器盖(2)形成。由冷却风扇产生的冷却空气的一部分被导入消音器容纳室中以冷却消音器。在消音器容纳室中,冷却空气出口(11)设置在冷却通道(13)的上端,以使在发动机停止期间消音器的废热从冷却空气出口排放到外部。冷却空气入口(18)布置在冷却空气出口下方,以使冷却空气从消音器的下侧流到上侧。
  • 用于处理排气的催化单元以及这种单元的制造方法-200980144817.3
  • K·奥利维耶;R·莱瑟姆 - 坦尼科汽车营业公司
  • 2009-11-11 - 2011-10-05 - F01N13/00
  • 提供了催化单元,用于提供催化单元的支撑垫的方法以及用于组装催化单元的方法。基于催化单元的催化剂载体与壳之间的间隙的期望环形截面面积计算支撑垫的安装垫密度,其中,支撑垫夹在催化剂载体与壳之间。可以通过首先分割大卷支撑垫以形成多个最终单元特定垫卷来提供催化单元的支撑垫。所述支撑垫可以包裹在催化剂载体周围以形成多层支撑垫,其中,所述支撑垫具有成斜面的前边缘和后边缘,以减小部分重叠在前边缘和后边缘之上和之下的支撑垫层中的材料密度的改变。所述支撑垫可以没有结合剂。
  • 车载发动机的排气管-200880016824.0
  • 山口淳一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08-05-09 - 2010-03-24 - F01N13/00
  • 一种车载发动机的排气管。插入到外管(110)内的内管(131)在其外侧端部(132C)处,在第一位置与外管(110)的内周面接触,同时,外管(110)相对于内管(131)在不同于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接触,在内管(131)与外管(110)之间形成膨胀室(135)。内管(131)具有连通内管(131)的内部和膨胀室(135)的多个连通孔,借此,构成消声器。在外管(110)内,邻接膨胀室(135)设置排气净化催化剂(21)。并且,在外管(110)的内周面上,在内管(131)的外侧端部(132C)与排气净化催化剂(21)之间设置阻止冷凝水的流动的堰(116)。从而,在排气管(101)中,可以抑制由于排气被冷却而生成的冷凝水与排气净化催化剂接触所引起的排气净化催化剂的净化性能的降低。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