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频高速数据传输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7431.3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1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惠兵;陆春良;陈夏裕;陈劲;林磊;吕秀云;钱江华;吴士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6 | 分类号: | H01B11/06;C08L23/08;C08L51/00;C08L27/06;C08K13/02;C08K5/01;C08K3/36;C08K3/08;C08K5/12;H01B3/4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王健 |
地址: | 215234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频高速数据传输缆,包括八根铜导线,此铜导线均包覆有半导体层;第一绞对线、第四绞对线和第二绞对线、第三绞对线之间设置有一隔离板;半导体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1,3‑丁二烯100份,苯乙烯50~60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5~35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8~14份,硅氧烷5~10份,气相法白炭黑20~25份,铜粉5~10份,微晶蜡1~2份,钛白粉1.8~2份,4,4′双(α,α二甲基苄基)二苯胺1~1.5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5~1份,三聚氰酸三烯丙酯2~3份;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3~4份。本发明提高了高频电磁波的反射和吸收,改善了串音和信号衰减,扩展了吸收频率的带宽且提高了产品性能的稳定性。 | ||
搜索关键词: | 高频 高速 数据传输 | ||
【主权项】:
一种高频高速数据传输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八根铜导线(1),此铜导线(1)均包覆有半导体层(2),所述八根铜导线(1)中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一绞对线(3),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二绞对线(4);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三绞对线(5);两根铜导线组成第四绞对线(6);一聚酯带层(7)包覆于所述四个绞对线整体外表面;一单面铝箔层(8)包覆于所述聚酯带层(7)外表面;镀锡铜丝编织层(9)包覆于所述单面铝箔层(8)外表面,所述镀锡铜丝编织层(9)由若干股镀锡铜线编织而成,所述每股镀锡铜线由至少一根镀锡铜丝组成;一外护套层(13)包覆于所述镀锡铜丝编织层(9)外表面;所述第一绞对线(3)、第四绞对线(6)和第二绞对线(4)、第三绞对线(5)之间设置有一隔离板(11),此隔离板(11)一端具有第一端条部(121),此隔离板(11)另一端具有第二端条部(122),此隔离板(11)两端与第一端条部(121)、第二端条部(122)各自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半导体层(2)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1,3‑丁二烯 100份,苯乙烯 50~60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25~35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 8~14份,硅氧烷 5~10份,气相法白炭黑 20~25份,铜粉 5~10份,微晶蜡 1~2份,钛白粉 1.8~2份,4,4 ′ ‑ 双( α , α ‑ 二甲基苄基)二苯胺 1~1.5份,过氧化二异丙苯 0.5~1份,三聚氰酸三烯丙酯 2~3份,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 3~4份;所述外护套层(13)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聚氯乙烯树脂 100份,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 40~60份,环氧大豆油 6~10份,钙锌复合稳定剂 4~6份,聚乙烯蜡 0.5~2份,碳酸钙 8~15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72743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测温碳纤维增强型铝合金复合电缆
- 下一篇:碳纤维增强型绝缘阻燃铝合金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