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击穿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37659.6 | 申请日: | 2013-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87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叶彬城;陈文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太克(厦门)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22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击穿保护电路,涉及晶体管保护电路。设有控制中心、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击穿检测电路、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驱动模块;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击穿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IGBT的C极及输入驱动端连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击穿检测电路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驱动模块驱动输出电源连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击穿检测电路的击穿信号输出端与控制中心连接,控制中心的控制PWM信号输出端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驱动模块与IGBT的E极连接。IGBT一旦发生击穿,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击穿检测电路检测到后将击穿电信号送至控制中心,经控制中心进行处理,避免带来连锁损坏。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栅双极型 晶体管 模块 击穿 保护 电路 | ||
【主权项】: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击穿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设有控制中心、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击穿检测电路、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驱动模块;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击穿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C极及输入驱动端连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击穿检测电路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驱动模块驱动输出电源连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击穿检测电路的击穿信号输出端与控制中心连接,控制中心的控制PWM信号输出端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驱动模块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E极连接;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击穿检测电路由电阻R2、R3、R4、R5,电容C3、C4,二极管D1、D2、D3,光耦U2和三极管Q2组成,D3负极接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C上,当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正常工作,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驱动为低电平时,三极管Q2不导通,C极电平比+VCC高,光耦U2不导通;当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驱动为高电平时,三极管Q2导通,拉低光耦U2第1脚的电平,光耦U2不导通;当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击穿,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驱动为低电平时,三极管Q2不导通,但C极电平比+VCC低,光耦U2导通,光耦U2隔离传输一个电信号去控制中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太克(厦门)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太克(厦门)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3765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酒瓶的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型天线抗风扰自适应补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