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基微腔激光器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10520.2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9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周旭亮;于红艳;李梦珂;潘教青;王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5/323 | 分类号: | H01S5/323;H01S5/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基微腔激光器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硅衬底正面,采用超高真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外延锗层;将外延有锗层的硅衬底放入MOCVD反应室中,并先后分别生长低温成核砷化镓层和高温砷化镓层;将高温砷化镓层表面抛光后外延激光器结构;在激光器结构上干法刻蚀形成微腔和输出波导;在形成微腔和输出波导后沉积二氧化硅层,在微腔上方开出电极窗口;在二氧化硅层和电极窗口上表面制作正电极,并做电极隔离;在硅衬底背面制作背电极,完成器件的制作。本发明提出的上述方法利用超高真空化学气相外延与MOCVD结合实现高质量的III-V族层,抛光和清洗实现清洁平整表面;干法刻蚀与湿法腐蚀实现光滑的微腔侧壁,减少激光器损耗。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基微腔 激光器 制作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硅基微腔激光器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硅衬底正面,采用超高真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外延锗层;步骤2:将外延有锗层的硅衬底放入MOCVD反应室中,并先后分别生长低温成核砷化镓层和高温砷化镓层;步骤3:将高温砷化镓层表面抛光后外延激光器结构;步骤4:在激光器结构上干法刻蚀形成微腔和输出波导;步骤5:在形成微腔和输出波导后沉积二氧化硅层,在微腔上方开出电极窗口;步骤6:在二氧化硅层和电极窗口上表面制作正电极,并做电极隔离;步骤7:在硅衬底背面制作背电极,完成器件的制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1052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绝缘子盐密值测试串悬挂卡具
- 下一篇:一种激光阵列热沉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