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托竹荪的菌种制备和保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3952.6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2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邹方伦;潘高潮;何云松;龙汉武;刘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550004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红托竹荪的菌种制备及保藏方法,将马铃薯温火煮沸至薄片酥而不烂,用四层湿润沙布过滤,取滤液;松针煮沸取滤液;将得到的滤液合并,加琼脂粉,麦芽糖,蛋白胨,煮沸,用草木灰水溶液调节酸碱度至pH7.5-8.0;分装试管后灭菌,搁成斜面;从竹荪菌柄和菌裙部分挑取一小块组织,移接到斜面培养基上,置24℃培养5-7天,待菌丝长满斜面试管后,再经过一次转管扩大培养,即得红托竹荪母种。将树枝条、麸皮、黄豆粉、麦芽糖、过磷酸钙、木屑混合,调pH至8,装入菌种瓶,灭菌处理;30℃时无菌将红托竹荪的菌种接种至培养料中;24℃培养,待菌丝长满培养料后,10℃的温度下保藏30天,然后移至4℃进行保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荪 菌种 制备 保藏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红托竹荪的菌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马铃薯洗净,去皮,取180g‑220g切成薄片放入容器中,加水450ml‑550ml,温火煮沸至薄片酥而不烂,用四层湿润沙布过滤,取滤液备用;步骤二取松针80g‑120g放入容器中,加水450‑550ml煮沸后10‑20分钟,用四层湿润的沙布过滤,取滤液备用;步骤三将步骤一和步骤二得到的滤液合并,补足至950‑1050ml,向补足后的溶液中加琼脂粉18g‑22g,麦芽糖18g‑22g,蛋白胨4g‑6g,煮沸,用草木灰水溶液调节酸碱度至pH7.5‑8.0;步骤四趁热分装试管后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然后取出搁成斜面备用;步骤五选取成熟未开伞的竹荪菌蛋,去掉泥沙,进行杀菌消毒处理;步骤六从红托竹荪菌柄和菌裙部分挑取一小块组织,移接到步骤四得到的斜面培养基上,置24℃培养5‑7天,待菌丝长满斜面试管后,再经过一次转管扩大培养,即得红托竹荪母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生物研究所,未经贵州省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0395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卷材自动剪切系统
- 下一篇:一种设置翻转夹持收料装置收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