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LED发光二极管亮度的量子垒设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87298.4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6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彩虹蓝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1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提高LED发光二极管亮度的量子垒设计方法,该LED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结构从下向上的顺序为:衬底层、低温GaN缓冲层、未掺杂的高温GaN缓冲层、Si掺杂的n型GaN层、发光层多量子阱、低温p型GaN层、p型AlGaN电子阻挡层、高温p型GaN层、p型GaN接触层;发光层多量子阱从下往上包括低温浅量子阱、低温多量子阱发光层;其中多量子阱发光层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量子阱垒层采用非掺杂铝组分方式生长;第二部分量子阱垒层采用掺杂10%铝组分方式生长,总厚度保持不变;第三部分量子阱垒层同样采取掺杂5%-8%铝组分方式生长,总厚度保持不变。本发明方法能够获得高发光强度的GaN系发光二极管。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led 发光二极管 亮度 量子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提高LED发光二极管亮度的量子垒设计方法,该LED发光二极管的外延片结构从下向上的顺序依次为:衬底层、低温GaN缓冲层、未掺杂的高温GaN缓冲层、Si掺杂的n型GaN层、发光层多量子阱、低温p型GaN层、p型AlGaN电子阻挡层、高温p型GaN层、p型GaN接触层;发光层多量子阱从下往上依次包括低温浅量子阱、低温多量子阱发光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多量子阱发光层分三部分,生长压力采用高压大于200Torr,并且该三部分阱层都采用类梯形结构方式生长,第一部分量子阱的垒层采用非掺杂铝组分方式生长;第二部分量子阱的垒层采用掺杂10%摩尔含量的铝组分方式生长,总厚度保持不变;第三部分是最后单独的一个量子阱垒层,同样采取掺杂5%‑8%摩尔含量的铝组分方式生长,总厚度保持不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彩虹蓝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彩虹蓝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8729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