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荧光/温度智能响应性聚合物分子刷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25885.0 | 申请日: | 2013-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8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林权;杨旭东;陈洁;陈阳;孙源卿;杨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17/28 | 分类号: | C03C17/28;C09K3/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张景林;王恩远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具有荧光/温度智能响应性聚合物分子刷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该方法首先合成一种温度响应性聚合物分子刷薄膜,进而将共轭结构的有机荧光分子复合进分子刷中,环境温度改变,荧光分子的状态发生变化,进而导致荧光分子刷薄膜的荧光性质的智能响应,从而获得荧光/温度智能响应性聚合物分子刷薄膜,可以在较大温度范围内(4~70℃)实现智能化检测,其检测区间覆盖了从水的冰点到沸点的大部分温度范围。这种具有荧光智能响应性的材料在光学器件、生物纳米材料、微型纳米传感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荧光 温度 智能 响应 聚合物 分子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具有荧光/温度智能响应性聚合物分子刷薄膜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将表面带有羟基基团的基片置于含20uL~50uL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10~20mL甲苯溶液中8~12小时,使基片表面连接上氨基基团,再将基片用二氯甲烷冲洗后用氮气吹干;然后将基片放入盛有0.1~0.5mL引发剂1、0.1~0.3mL三乙胺和10mL二氯甲烷的密封瓶中,在0℃条件下反应1~3小时,再在室温下放置12~18小时,将基片取出用丙酮与甲苯分别冲洗后用氮气吹干,得到表面接有引发剂的基片;(2)室温下,将步骤(1)得到的表面接有引发剂的基片放入反应器中,然后加入2~5mL甲醇、2~5mL去离子水、0.01~0.03mol具有温敏性质的聚合单体2、2.7×10‑4~4×10‑4mol聚合单体3、6.7×10‑4~7×10‑4mol配体单体4,混合均匀,用高纯氮气置换空气30~60分钟后升温至60~70℃,再加入2.23×10‑4~2.78×10‑4mol催化剂单体5,混合均匀,在密封条件下反应3~6小时,将基片取出后用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冲洗后氮气吹干,即在基片上得到了厚度为50nm~200nm的温度智能响应性聚合物分子刷薄膜;(3)将步骤(2)得到的基片放入pH=7.0~8.0的NaOH水溶液中浸泡1~3小时,取出后用氮气吹干,然后将基片放入到1×10‑4mol/L~2×10‑3mol/L具有共轭结构的有机荧光分子水溶液中,在氮气保护、磁力搅拌、25~35℃条件下反应5~8h,取出后用蒸馏水反复冲洗3~5次,从而在基片上得到具有荧光/温度智能响应性的聚合物分子刷薄膜;其中,具有温敏性质的聚合单体2是N‑异丙基丙烯酰胺、乙烯己内酰胺、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或N,N‑二乙基丙烯酰胺;聚合单体3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纳;配体单体4是五甲基二乙烯三胺或2,2‑联吡啶;催化剂单体5是溴化亚铜或氯化亚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2588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