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片状氧化锡组成的纳米墙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7839.6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30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珺;郁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6/40 | 分类号: | C23C16/40;C23C16/448;C30B29/16;C30B29/64;C30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悦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27 | 代理人: | 樊耀峰 |
地址: | 71012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由片状氧化锡组成的纳米墙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其方法是以氧化亚锡粉末和碳粉混合物作为源材料料,利用热蒸发方法生长的。所制纳米墙结构的边缘并不规则,各墙的侧面也不光滑,其直径大约在100‑1000nm,厚度约为30nm。本发明可以在硅片衬底上大面积的生长这种结构,其独特的构造以及抗氧化,耐高温,场发射电流密度高,开启电场较低,有效避免场屏蔽效应,发射稳定性好等特点可以实现其在场发射器件中的应用,该结构比表面积大,将明显增强氧化锡材料对各种化学气体的敏感特性,可以作为气体敏化材料应用于微纳传感器领域,因此该结构具有巨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商业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片状 氧化 组成 纳米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由片状氧化锡组成的纳米墙结构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墙结构的边缘不规则,各墙的侧面不光滑,其直径为100~1000nm,厚度为 30nm,该制备工艺的步骤如下:1)将氧化亚锡粉末和碳粉按质量比为2.5∶1配比,加无水乙醇,通过超声充分混合后烘干作为源材料;2)将水平放置的管式生长炉以15℃/min的速率加热到650℃;所述管式生长炉的石英管长度为110cm,直径为8cm;3)将所述源材料平铺在一个石英舟里,将一硅片作为衬底垂直放于所述源材料的下风口处,所述衬底与所述源材料的距离为0.5cm,把载有所述源材料和所述衬底的石英舟放到预先加热好的所述管式生长炉的中部;4)向所述管式生长炉中通入流量为0.5L/min的高纯氩气作为保护气,所述管式生长炉的出气口保持半封闭状态,在大气压强下反应90min后关掉所述管式生长炉,使所述管式生长炉自然冷却到室温,在此过程中始终保持氩气流量不变;5)取出所述石英舟,在所述衬底上沉积了一层厚度均匀的白色絮状物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邮电大学,未经西安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1783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化学处理;金属材料的扩散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金属材料腐蚀或积垢的一般抑制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