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光电继电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76323.1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2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乔明;李燕妃;陈涛;许琬;蔡林希;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K17/78 | 分类号: | H03K17/78;H03K17/567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李顺德;王睿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高速光电继电器,属于电子技术领域,涉及光电继电器。本发明针对现有内置光电控制电路的光电继电器由于放电速度慢导致继电器关断速度较慢的技术问题进行改进。采用双级或多级三极管级联构成达林顿管作为控制电路中的放电通道,级联后放大倍数增大,电路放电能力增强,在光伏输出消失后通过高速放电通道,使得功率MOSFET关断速度大大提高,从而达到快速关断继电器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光电 继电器 | ||
【主权项】:
一种高速光电继电器,包括输入端电路(11)、控制电路(12)和输出端电路(13);所述输入端电路(11)由一个发光二极管LED(21)构成,用于产生光控制信号;所述控制电路(12)由光伏二极管阵列PDA(22)、限流电阻(32)、第一二极管(23)、第二二极管(24)、第二NPN三极管(42)、第一PNP三极管(61)、第一光电三极管(71)和第二光电三极管(72)构成,用于为输出端电路(13)提供充放电通道;所述PDA阵列(22)用于接收发光二极管LED(21)所产生的光信号并将其转化成电信号;所述第二NPN三极管(42)和第一PNP三极管(61)构成达林顿管(9),其中:第二NPN三极管(42)的基极作为达林顿管的基极,第二NPN三极管(42)的集电极与第一PNP三极管(61)的基极相连、并通过第一光电三极管(71)连接到光伏二极管阵列PDA(22)的阳极,所述第一PNP三极管(61)的发射极作为达林顿管(9)的集电极、并与光伏二极管阵列PDA(22)的阳极相连,第二NPN三极管(42)的发射极与第一PNP三极管(61)的集电极相连作为达林顿管(9)的发射极、并作为控制电路(12)的第二输出端口(6);所述第一二极管(23)和第二二极管(24)反向并联后一端与光伏二极管阵列PDA(22)的阳极相连,另一端作为控制电路(12)的第一输出端(5);所述达林顿管(9)的基极通过限流电阻(32)连接到光伏二极管阵列PDA(22)的阴极;第二光电三极管(72)的发射极接光伏二极管阵列PDA(22)的阴极,第二光电三极管(72)的集电极接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6);所述输出端电路(13)包括一个NMOSFET器件(51),NMOSFET器件(51)的栅极接控制电路(12)的第一输出端(5),NMOSFET器件(51)的源极接控制电路(12)的第二输出端(6);NMOSFET器件(51)的漏极作为光电继电器一个输出端(3),NMOSFET器件(51)的源极作为光电继电器另一输出端(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7632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频率合成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大功率交流传动电驱动矿车的脉宽调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