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噪声抑制算法再收敛时间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5794.1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8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易高雄;朱晓峰;张薇;孙悦;卢玉平;胡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10L21/02 | 分类号: | G10L21/02;G10L21/0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10004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噪声抑制算法再收敛时间测量方法,方法包括:音频信号采集前端录制所述移动终端向移动终端网络模拟器发送的抑制噪声信号及麦克风从头躯模拟器采集的原始噪声信号,所述的移动终端及麦克风架设在所述的头躯模拟器上;根据所述的抑制噪声信号及原始噪声信号分别计算抑制噪声信号能量-时间曲线及原始噪声信号能量-时间曲线;根据所述抑制噪声信号随时间变化的能量曲线及原始信号随时间变化的能量曲线生成差异曲线;根据所述的差异曲线生成再收敛时间。本发明的噪声抑制算法再收敛时间测量方法,可以通过在两种场景下同时录制抑制噪声信号及原始噪声信号,准确的测量再收敛时间,以有效地评估噪声抑制算法的再收敛时间。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 终端 噪声 抑制 算法 收敛 时间 测量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噪声抑制算法再收敛时间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音频信号采集前端录制所述移动终端向移动终端网络模拟器发送的抑制噪声信号及麦克风从头躯模拟器采集的原始噪声信号,所述的移动终端及麦克风架设在所述的头躯模拟器上;根据所述的抑制噪声信号及原始噪声信号分别计算抑制噪声信号能量‑时间曲线及原始噪声信号能量‑时间曲线;根据所述抑制噪声信号随时间变化的能量曲线及原始信号随时间变化的能量曲线生成差异曲线;根据所述的差异曲线生成再收敛时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未经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传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1579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泡罩包装包装体
- 下一篇:基于峰值波长交流发光二极管结温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