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半导体温差发电的单节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06611.X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6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中;张睿;刘俊;杨成忠;薛安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半导体温差发电的单节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现有方法存在对电源要求高、调整管散热问题等缺点。本发明先由两个稳压芯片组成的稳压限流电路后产生电压在6V左右、稳定在850mA左右的稳定电源,充电芯片利用这稳定电源给锂离子电池充电,在电池电压小于2.5V时,充电芯片提供5mA的小电流进行预充,快速充电阶段时,利用外接电源给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在终止判断阶段,电池的实际电压小于阀值时,外部P沟道场效应管导通。当充电接近结束时,P沟道场效应管的断开时间大大超过导通时间,充电结束。本发明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安全性高以及充电效果好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半导体 温差 发电 锂离子电池 充电 电路 | ||
【主权项】:
基于半导体温差发电的单节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包括温差发电模块、限流稳压电路模块、充电电路模块和单节锂离子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差发电模块包括温差发电电源P1,具有输出端口1和输出端口2两个端口;所述的限流稳压电路模块包括第一电解电容C1、第二电解电容C2、第三电解电容C3、第四电解电容C4、第一稳压芯片U1、第二稳压芯片U2、第一整流二极管D1、第二整流二极管D2和第三整流二极管D3、第一可变电阻R1、第二可变电阻R2和第三可变电阻R3,第一稳压芯片U1、第二稳压芯片U2采用的型号为LM317T;所述的温差发电电源P1的端口2与第三整流二极管D3的阳极相连,第三整流二极管D3的阴极与第一电解电容C1正极、第二电解电容C2正极、第一稳压芯片U1的3脚和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第一稳压芯片U1的2脚与第一可变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一稳压芯片U1的1脚与第一可变电阻R1的另一端、第二稳压芯片U2的3脚连接,第二稳压芯片U2的2脚与第二可变电阻R2一端、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阳极、第三电解电容C3的正极、第四电解电容C4正极和第二整流二极管D2阴极连接,温差发电电源P1的端口1与第一电解电容C1的阴极、第二电解电容C2的阴极、第三可变电阻R3的一端、第三电解电容C3的阴极、第四电解电容C4的阴极和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并接地,第二稳压芯片U2的1脚与第二可变电阻R2的另一端、第三可变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充电电路模块包括肖特基二极管D5、匹配电容C5、第五电解电容C6、PMOS管Q1、匹配电阻R4、发光二极管D4、充电芯片U3;充电芯片U3采用MAX1679,肖特基二极管D5的阳极与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阴极与充电芯片U3的1脚、发光二极管D4的阳极和PMOS管Q1的栅极连接,PMOS管Q1的门极与充电芯片U3的2脚连接,发光二极管D4的阴极与充电芯片U3的3脚连接,充电芯片U3的5脚与匹配电容C5的一端连接,匹配电容C5的另一端与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阳极、充电芯片U3的6脚、匹配电阻R4的一端、第五电解电容C6的负极连接并接地,PMOS管Q1的源极与充电芯片U3的4脚、8脚、第五电解电容C6的正极和单节锂离子电池模块的1脚连接,充电芯片U3的7脚与匹配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单节锂离子电池模块的2脚接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0661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双功能液压注浆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