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调控装置的四足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9730.1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7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张元;李吉祥;郝焕瑞;江文浩;李鑫;辛景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7/032 | 分类号: | B62D57/03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刘同恩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具有调控装置的四足机器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足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调控装置的四足机器人,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四足机器人行走机构存在自由度多、控制系统复杂、能耗大的问题,不便于四足行走机器人在负重条件下的长期稳定行走问题,所述机器人包括外框、动力控制机构、行走机构和动力调控装置,外框包括躯体钢架和底盘支撑板,动力控制机构包括步进电机和控制器,行走机构包括大腿、小腿和足部,动力调控机构包括前肢被动齿轮、蜗杆、蜗轮、主动齿轮、后肢被动齿、短轴、长轴、蜗杆支撑架、短轴支撑架、长轴支撑架、曲柄、曲柄连接销、曲柄连接杆和轴承,本实用新型用于搜救、探测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调控 装置 机器人 | ||
【主权项】:
一种具有调控装置的四足机器人,所述机器人包括外框(25)、动力控制机构(26)和四个行走机构(28),外框(25)包括躯体钢架(1)和底盘支撑板(3),动力控制机构(26)包括步进电机(15)和控制器(16),行走机构(28)包括四个大腿(18)、四个小腿(22)和四个足部(2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还包括动力调控装置(27),动力调控装置(27)包括前肢被动齿轮(5)、蜗杆(9)、蜗轮(10)、主动齿轮(11)、后肢被动齿轮(12)、短轴(24)、两个长轴(2)、一组蜗杆支撑架(7)、一组短轴支撑架(4)、两组长轴支撑架(14)、四个曲柄(6)、四个曲柄连接销(20)、四个曲柄连接杆(21)和八个轴承(8);躯体钢架(1)上设有多个筋板(1‑1),一组蜗杆支撑架(7)为两个相对同轴设置的蜗杆支撑架(7)组成,一组短轴支撑架(4)为两个相对同轴设置的短轴支撑架(4)组成,每组长轴支撑架(14)为两个相对同轴设置的长轴支撑架(14)组成,每个蜗杆支撑架(7)、每个短轴支撑架(4)和每个长轴支撑架(14)上分别安装有一个轴承(8),底盘支撑板(3)固定安装在躯体钢架(1)的底部,一组短轴支撑架(4)、一组蜗杆支撑架(7)和两组长轴支撑架(14)分别设置在底盘支撑板(3)的上端面上,步进电机(15)安装在底盘支撑板(3)的上端面上,控制器(16)用于控制步进电机(15)的转速和转动方向,步进电机(15)上的输出轴与蜗杆(9)一端固定连接,蜗杆(9)的两端穿过一组蜗杆支撑架(7),且蜗杆(9)的两端通过蜗杆支撑架(7)支撑固定,蜗杆(9)上设有蜗轮(10),蜗杆(9)和蜗轮(10)齿啮合,短轴(24)的一端穿过蜗轮(10),短轴(24)另一端穿过主动齿轮(11),且短轴(24)的两端通过一组短轴支撑架(4)支撑固定,主动齿轮(11)与设置在两端的前肢被动齿轮(5)和后肢被动齿轮(12)啮合,前肢被动齿轮(5)和后肢被动齿轮(12)上分别设有一个长轴(2),每个长轴(2)的两端穿过一组长轴支撑架(14),且长轴(2)的两端穿过长轴支撑架(14)支撑固定,每个长轴(2)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曲柄(6),每个曲柄(6)通过曲柄连接销(20)与一个曲柄连接杆(21)一端连接,曲柄连接杆(21)的另一端与一个大腿(18)的一端连接,大腿(18)的另一端与小腿(22)的一端连接,小腿(22)的另一端与足部(23)固定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55973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瓦楞纸箱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客车发动机机舱舱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