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形成钻孔灌注桩岩石井筒的旋转开挖钻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5524.9 | 申请日: | 2012-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2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宏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02 | 分类号: | E21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30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形成钻孔灌注桩岩石井筒的旋转开挖钻。该旋转开挖钻由一根方钢立柱、一根齿条、一个升降装置、一台电机、一个变速箱、一个滑道、一个空心旋转钻头、一个转动底座、一个固定基座和一个冷却水通道组成。在岩石井筒开挖平面的正中部位,锚固着所述的固定基座的基座底板,所述的转动底座其圆钢套管套在基座转轴的外侧;在该转动底座的方钢套管中,插入所述的方钢立柱;在这根方钢立柱面向圆钢套管一侧的正中部位,与之相平行地焊接着所述的齿条;在这根方钢立柱与齿条的外侧,安装着所述的滑道;在该滑道背向圆钢套管的这一侧,与之相固定的是所述的变速箱;在这个变速箱的顶面,安装着所述的电机。在这个变速箱的顶面,安装着所述的电机。该旋转开挖钻的体积小,重量轻,耗电量低,开挖的速度快,施工成本低。 | ||
搜索关键词: | 形成 钻孔 灌注 岩石 井筒 旋转 开挖 | ||
【主权项】:
一种形成钻孔灌注桩岩石井筒的旋转开挖钻,其特征在于:它由一根方钢立柱(1)、一根齿条(2)、一个升降装置(3)、一台电机(4)、一个变速箱(5)、一个滑道(6)、一个空心旋转钻头(7)、一个转动底座(8)、一个固定基座(9)和一个冷却水通道(10)组成;在岩石井筒(11)开挖平面(11‑1)的正中部位,锚固着所述的固定基座(9)的基座底板(9‑1),所述的转动底座(8)其圆钢套管(8‑3)套在基座转轴(9‑2)的外侧;在该转动底座(8)的方钢套管(8‑2)中,插入所述的方钢立柱(1);在这根方钢立柱(1)面向圆钢套管(8‑3)一侧的正中部位,与之相平行地焊接着所述的齿条(2);在这根方钢立柱(1)与齿条(2)的外侧,安装着所述的滑道(6);在该滑道(6)背向圆钢套管(8‑3)的这一侧,与之相固定的是所述的变速箱(5);在这个变速箱(5)的顶面,安装着所述的电机(4);所述的冷却水通道(10)其密封仓(10‑1)环绕着变速主轴(5‑1),它的顶面与变速箱底板(5‑4)的底面相固定;在变速主轴(5‑1)的底端,连接着所述的空心旋转钻头(7)的传动杆(7‑5);该空心旋转钻头(7)底端的台块(7‑2)皆与岩石井筒(11)的开挖平面(11‑1)相接触,其最外侧的台块(7‑2)则与岩石井筒(11)的开挖侧壁(11‑2)相接触;在所述的滑道(6)其面向圆钢套管(8‑3)的这一侧,安装着所述的升降装置(3);在本实用新型中,空心旋转钻头(7)、变速主轴(5‑1)、电机主轴(4‑1)、方钢立柱(1)、齿条(2)、升降齿轮(3‑2)、圆钢套管(8‑3)和基座转轴(9‑2)均在同一个垂直面中,该垂直面与岩石井筒(11)的竖向中轴线相重合;所述的转动底座(8)由一个底座平板(8‑1)、一个方钢套管(8‑2)、一个圆钢套管(8‑3)及四块固定钢板(8‑4)构成;在底座平板(8‑1)的左右两端,相互对称地设制着两个固定孔(8‑5);所述的固定基座(9)由一个基座底板(9‑1)和一个基座转轴(9‑2)构成,围绕着基座底板(9‑1)的圆心,设制着一圈螺栓孔(9‑3)和一圈豁口(9‑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35552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持四种接口的笔记本电脑主板诊断卡
- 下一篇:全自动血型鉴定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