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并联机器人的正运动学求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16799.0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8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任子武;王振华;孙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N3/12 | 分类号: | G06N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常亮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并联机器人的正运动学问题数值求解方法。该方法在解决并联机器人正运动学问题时,利用其易求取逆运动学解的特性,将并联机器人正运动学求解问题转化为等效的最小优化问题,并采用数值优化方法求解。本方法综合了差分进化对解空间具有较强全局探索性能的优点,及模式搜索对解空间具有较优的局部开发能力特性,将两种优化算法相互机制融合提高了算法的搜索性能。与传统的方法比较,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在解决6-SPS型并联机器人正运动学问题时具有较高的寻优解精度和较快的收敛速度,同时该方法也可以推广到其他类型的并联机器人正运动学问题求解中。 | ||
搜索关键词: | 并联 机器人 运动学 求解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并联机器人的正运动学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实现步骤如下:S1、算法种群P(t)及算法参数初始化,令当前进化代数t=1,设置最大进化代数T;S2、评估种群P(t)每一个个体的适应度函数值;S3、对种群的最优个体作为初始点进行模式搜索,并将其结果替代原群体的最优个体;S4、对种群个体进行差分进化操作生成新群体P(t+1);S5、评价新群体P(t+1)个体的适应度函数值;S6、进化代数t=t+1,返回执行步骤S3继续迭代进化,直至进化代数t>T,结束循环;S7、输出最优个体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51679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光的灯具
- 下一篇:一种LED驱动电源高功率因数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