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操作功能的移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85393.3 | 申请日: | 201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4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姚燕安;刘超;关永瀚;武建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7/02 | 分类号: | B62D5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具有操作功能的移动机构,包括一个内方盒部件(A)、一个外方框部件(B)、两个驱动杆部件(C、D)、两个从动杆部件(E、F)及它们之间的连接。两个驱动杆部件和外方框部件(B)之间通过驱动电机以转动副形式连接,两个驱动杆部件和内方盒部件(A)之间通过顶丝和卡簧固定连接,两个从动杆部件和外方框部件(B)之间以转动副形式连接,通过卡簧轴向固定,两个从动杆部件和内方盒部件(A)之间通过顶丝和卡簧固定连接。通过控制驱动电机,实现该机构步行和爬行步态,可以达到调节自身平衡与越障的功能,同时具有操作功能,可作为操作平台使用。本发明兼具移动和操作两种功能,在航天、军事等领域的侦查和采样等方面可以得到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操作 功能 移动 机构 | ||
【主权项】:
一种具有操作功能的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一个内方盒部件(A)、一个外方框部件(B)、两个驱动杆部件(C、D)、两个从动杆部件(E、F)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驱动杆部件(C)的驱动杆(C1)的a端和外方框部件(B)的外壁(B7)上的驱动电机(B11)的转轴之间以顶丝进行周向固定,以卡簧进行轴向固定,驱动杆部件(C)的驱动杆(C2)的b端和内方盒部件(A)的通轴(A7)的a端以顶丝进行周向固定,以卡簧进行轴向固定;驱动杆部件(D)的驱动杆(D1)的a端和外方框部件(B)的外壁(B8)上的驱动电机(B12)的转轴之间以顶丝进行周向固定,以卡簧进行轴向固定,驱动杆部件(D)的驱动杆(D2)的b端和内方盒部件(A)的通轴(A8)的a端以顶丝进行周向固定,以卡簧进行轴向固定;从动杆部件(E)的从动杆(E2)的a端和外方框部件(B)的外壁(B9)上几何中心位置的圆孔之间形成转动副,以卡簧进行轴向固定,从动杆部件(E)的从动杆(E1)的b端和内方盒部件(A)的通轴(A7)的b端之间以顶丝进行周向固定,以卡簧进行轴向固定;从动杆部件(F)的从动杆(F2)的a端和外方框部件(B)的外壁(B10)上几何中心位置的圆孔之间形成转动副,以卡簧进行轴向固定,从动杆部件(F)的从动杆(F1)的b端和内方盒部件(A)的通轴(A8)的b端之间以顶丝进行周向固定,以卡簧进行轴向固定;内方盒部件(A)由上盖(A1)、下盖(A2)、四个侧壁(A3、A4、A5、A6)、两个通轴(A7、A8)组成,通轴(A7)与侧壁(A3)、侧壁(A5)几何中心位置的圆孔之间形成圆柱副,通轴(A8)与侧壁(A4)、侧壁(A6)几何中心位置的圆孔之间形成圆柱副,内方盒部件(A)的侧壁(A3)上的圆孔高度与侧壁(A5)上的圆孔高度相同,侧壁(A4)上的圆孔高度与侧壁(A6)上的圆孔高度相同,侧壁(A3)上的圆孔高度与侧壁(A4)上的圆孔高度不同,通轴(A7)与通轴(A8)呈“十”字型布置;外方框部件(B)由上盖(B1)、下盖(B2)、四个内壁(B3、B4、B5、B6)、四个外壁(B7、B8、B9、B10)、驱动电机(B11、B12)组成,驱动电机(B11)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壁(B7)的几何中心位置,驱动电机(B12)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壁(B8)的几何中心位置,外方框部件(B)的四个内壁(B3、B4、B5、B6)上的圆孔高度相同,四个外壁(B7、B8、B9、B10)上的圆孔高度相同;驱动杆部件(C)由两个驱动杆(C1、C2)和驱动电机(C3)组成,驱动杆(C1)为一“L”型杆,驱动电机(C3)通过螺钉固定在驱动杆(C1)的b端,驱动杆(C2)为一“L”型杆,其中a端与驱动电机(C3)的转轴以顶丝进行周向固定,以卡簧进行轴向固定;驱动杆部件(D)由两个驱动杆(D1、D2)和驱动电机(D3)组成,驱动杆(D1)为一“L”型杆,驱动电机(D3)通过螺钉固定在驱动杆(D1)的b端,驱动杆(D2)为一“L”型杆,其中a端与驱动电机(D3)的转轴以顶丝进行周向固定,以卡簧进行轴向固定;从动杆部件(E)由两个从动杆(E1、E2)组成,从动杆(E1)、从动杆(E2)均为“L”型杆,从动杆(E1)的a端与从动杆(E2)的b端形成转动副,以卡簧进行轴向固定;从动杆部件(F)由两个从动杆(F1、F2)组成,从动杆(F1)、从动杆(F2)均为“L”型杆,从动杆(F1)的a端与从动杆(F2)的b端形成转动副,以卡簧进行轴向固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8539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斯氏木碱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零件周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