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荧光识别作用的双层墙壁的微孔自组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4110.5 | 申请日: | 2012-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8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凌云;郑庆舒;周亚明;陈珍霞;刘小锋;杨永泰;翁林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3/06 | 分类号: | C07F3/06;C09K1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先进多孔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荧光识别作用的双层墙壁的微孔自组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刚性双羧酸类和刚性氮杂环类有机配体为微孔材料的支撑墙壁,以具有多配位场几何构型的金属离子为中心金属,通过溶剂热自组装生长的方法,制备了具有双层有机墙壁的微孔自组装材料。所制备的具有双层有机墙壁的微孔自组装材料孔道大小为5~20Å,是三维互通孔道。该微孔自组装材料具有特征荧光,在遇到硝基苯类易爆化合物时荧光减弱并发生明显红移,从而实现识别的目的。本发明合成方法简单、可调控性强、在检验检测硝基苯类易爆化合物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荧光 识别 作用 双层 墙壁 微孔 组装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具有荧光识别作用的双层墙壁的微孔自组装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微孔自组装材料由过渡金属离子与刚性双羧酸类配体和刚性含氮杂环类配体组成,具有双层墙壁,孔道为三维互通孔道,孔道大小在0.6~2nm范围,属于三斜晶系,晶体单胞大小:a=12.8±0.5Å,b=17.0±0.5Å,c=17.3±0.5Å,α=75.5±0.5o,β=72.5±0.5o,γ=67.9±0.5o。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7411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间用水自动补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水压调节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