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关节式机器人腕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2076.2 | 申请日: | 201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9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M·安帕罗雷;G·佩尔内凯莱;G·帕帕雷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茂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7/00 | 分类号: | B25J1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崔幼平;杨炯 |
地址: | 意大利格***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关节式机器人腕部(10),包括: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第一主体(12),所述第一主体(12)的所述第一端部安装在围绕第一轴线(IV)能够旋转的机器人组件上;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第二主体(14),所述第二主体(14)的所述第一端部围绕第二轴线(V)能够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一主体(12)的所述第二端部上,所述第二轴线(V)相对于所述第一轴线(IV)倾斜;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第三主体(16),所述第三主体的所述第一端部围绕第三轴线(VI)能够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二主体(14)的所述第二端部上,所述第三轴线(VI)相对于所述第二轴线(V)倾斜,其中所述第一轴线和第三轴线(IV,VI)相对于所述第二轴线(V)形成基本90°的角,并且其中在所述机器人腕部的至少一个位置中,所述第一轴线和第三轴线彼此基本对齐。 | ||
搜索关键词: | 关节 机器人 腕部 | ||
【主权项】:
关节式机器人腕部(10),包括:‑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第一主体(12),所述第一主体(12)的所述第一端部意在安装在围绕第一轴线(IV)能够旋转的机器人组件上,‑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第二主体(14),所述第二主体(14)的所述第一端部围绕相对于所述第一轴线(IV)倾斜的第二轴线(V)能够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一主体(12)的所述第二端部上,‑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第三主体(16),所述第三主体的所述第一端部围绕相对于所述第二轴线(V)倾斜的第三轴线(VI)能够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二主体(14)的所述第二端部上,‑其中所述第一轴线和第三轴线(IV,VI)大体正交于所述第二轴线(V),并且其中在所述机器人腕部的至少一个位置中,所述第一轴线和第三轴线彼此基本对齐,‑其中所述第一主体包括大体肘形部分(18),其具有带有第一开口(20)的基部,所述第一开口面向所述第二主体和第三主体,并且在所述机器人腕部的已安装条件下布置成与所述第一轴线(VI)基本对齐,‑其中所述肘形部分携载偏置部分(22),所述偏置部分(22)相对于所述第一开口(20)的轴线大体并置并且间隔开,其中所述第一主体的所述第二端部设置在所述偏置部分上,‑其中所述第二主体包括与所述第二主体的所述第二端部对应的悬臂部分,其具有与所述第三轴线(VI)基本对齐的第二开口(26),并且其中,在所述机器人腕部的已安装条件下,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被用于提供和/或控制与机器人腕部的所述第三主体(16)相关联的装置的缆索和/或管穿过,所述机器人腕部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主体和第三主体(14,16)分别围绕所述第二轴线和第三轴线(V,VI)旋转的装置,其中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主体和第三主体(14,16)旋转的所述装置包括:‑由所述第一主体的所述偏置部分(22)携载的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28,30),‑用于将所述第一马达(28)的输出轴的旋转传送至所述第二主体(14)的第一齿轮装置,和用于将所述第二马达(28)的输出轴的旋转传送至所述第三 主体(16)的第二齿轮装置;所述机器人腕部的特征在于,在其相对于所述肘形部分的端部处,所述第一主体的所述偏置部分(22)具有与所述第一主体的所述第二端部对应的叉形部分(32),其相对于所述第一开口(20)的轴线并置并间隔开,并且所述第二主体围绕所述第二轴线(V)能够旋转地安装在其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茂股份公司,未经康茂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9207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秸秆平模型压块成型机
- 下一篇:异型材冷拔机拔制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