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容补偿投切开关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5085.2 | 申请日: | 201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0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戴志勇;陆伯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默顿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0 | 分类号: | H02H9/00;H02J3/01;H05K7/2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夏海初 |
地址: | 21301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容补偿投切开关结构,包括外壳、翅板式散热器、第一、二接线端子排、第一、二可控硅模块和PCB控制板,所述第一、二接线端子排、第一、二可控硅模块分别固定连接在翅板式散热器上,而其所述翅板式散热器的自由端还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与PCB控制板电连接;翅板式散热器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一温度控制开关,且第一温度控制开关位于第一可控硅模块和第二可控硅模块之间,第一温度控制开关与PCB控制板电连接;所述第一可控硅模块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还与第一阻容吸收回路模块电连接、第二可控硅模块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还与第二阻容吸收回路模块电连接。本发明不仅散热效果好,而且能够有效抑制涌流和谐波的影响。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补偿 切开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电容补偿投切开关结构,包括外壳(1)、翅板式散热器(2)、第一接线端子排(4)、第二接线端子排(4’)、第一可控硅模块(5)、第二可控硅模块(5’)和PCB控制板(9),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排(4)、第二接线端子排(4’)、第一可控硅模块(5)、第二可控硅模块(5’)分别固定连接在翅板式散热器(2)上,所述第一可控硅模块(5)的输入端和第二可控硅模块(5’)的输入端分别通过导电体(10)与第一接线端子排(4)电连接,第一可控硅模块(5)的输出端和第二可控硅模块(5’)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导电体(10)与第二接线端子排(4’)电连接,第一可控硅模块(5)的控制端和第二可控硅模块(5’)的控制端分别与PCB控制板(9)相应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排(4)还通过导电体(10)与第二接线端子排(4’)电连接,所述外壳(1)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分别卡装在翅板式散热器(2)上,其特征在于:a、所述翅板式散热器(2)的自由端还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3),散热风扇(3)与PCB控制板(9)电连接;b、所述翅板式散热器(2)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一温度控制开关(7),且第一温度控制开关(7)位于第一可控硅模块(5)和第二可控硅模块(5’)之间,所述第一温度控制开关(7)与PCB控制板(9)电连接;c、所述第一可控硅模块(5)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还与第一阻容吸收回路模块(6)电连接、第二可控硅模块(5’)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还与第二阻容吸收回路模块(6’)电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默顿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默顿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6508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