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微生物原位循环培养治理水体污染的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4858.2 | 申请日: | 2012-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1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任红星;孙继辉;王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天韵生态治理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9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微生物原位循环培养治理水体污染的方法,(1)利用河道污水在培养罐、生物发生器中原位培养、循环、驯化分离出微生物投放水体,通过微生物吸收、分解、转移去除水体污染;(2)采用曝气装置给培养罐、生物发生器及河道水体增氧,为其提供良好环境;(3)采用搅拌机扰动水体底泥,使底泥污染物入水被微生物利用,实现生态清淤。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方法所采用装置。本发明以河道污水中的营养物作为菌种培养基,通过增氧、搅拌改善微生物环境,使投加的外来菌更适应水体、大量繁殖、分解能力强,提高显效速度,来源稳定,以实现高效性、连续性、彻底性、低成本的目的,且装置移动性强,安装、拆装方便,适用范围广。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微生物 原位 循环 培养 治理 水体 污染 方法 及其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微生物原位循环培养治理水体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包括:(1)将高效微生物菌种先放在微生物培养罐中,利用河道自身的污水在微生物培养罐中对微生物进行原位培养、驯化,待将分离出的优势高效微生物菌种培养到对数增长期后,通过菌管分流至各水下生物培养器中进行扩大培养,通过水下生物发生器与河水的交换,优势高效微生物进入河水中降解污染物,从而提高微生物的适应性、高效性;利用抽水泵从河道中抽取出携带有高效微生物菌种的河水进入微生物培养罐中与存留的高效微生物菌种一起继续在培养罐中培养、驯化,然后继续分流入水下生物发生器中,实现微生物的循环驯化,从而达到降低河道水体治理成本的目的;(2)同时采用曝气装置向微生物培养罐、水下生物发生器及河道水体中增氧,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生境;(3)同时采用搅拌装置扰动水体底泥,使底泥污染物进入水中,利用微生物吸收、降解,实现生态清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天韵生态治理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天韵生态治理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2485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夹双瓣旋启式止回阀
- 下一篇:强力吸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