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微生物原位循环培养治理水体污染的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4858.2 | 申请日: | 2012-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1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任红星;孙继辉;王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天韵生态治理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9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微生物 原位 循环 培养 治理 水体 污染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利用微生物原位循环培养治理水体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包括:
(1)将高效微生物菌种先放在微生物培养罐中,利用河道自身的污水在微生物培养罐中对微生物进行原位培养、驯化,待将分离出的优势高效微生物菌种培养到对数增长期后,通过菌管分流至各水下生物培养器中进行扩大培养,通过水下生物发生器与河水的交换,优势高效微生物进入河水中降解污染物,从而提高微生物的适应性、高效性;利用抽水泵从河道中抽取出携带有高效微生物菌种的河水进入微生物培养罐中与存留的高效微生物菌种一起继续在培养罐中培养、驯化,然后继续分流入水下生物发生器中,实现微生物的循环驯化,从而达到降低河道水体治理成本的目的;
(2)同时采用曝气装置向微生物培养罐、水下生物发生器及河道水体中增氧,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生境;
(3)同时采用搅拌装置扰动水体底泥,使底泥污染物进入水中,利用微生物吸收、降解,实现生态清淤。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原位循环培养治理水体污染的方法所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设置于河岸上的抽水泵(21)、至少一个微生物培养罐(11)、鼓风机(31)、控制系统(51),设置于水层中的多个水下生物发生器(12)、搅拌机(42)、用于给水层增氧的曝气机(33);所述抽水泵(21)的进水口通过水管(22)延伸入河道水体中与水相通;所述抽水泵(21)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微生物培养罐(11)的一侧相连通;所述微生物培养罐(11)通过菌管(13)与水下生物发生器(12)相连通,所述的水下生物发生器(12)通过菌管(13)并联;所述鼓风机(31)通过气管(32)分别与微生物培养罐(11)和水下生物发生器(12)中的曝气头相连通;所述的搅拌机(42)、鼓风机(31)、曝气机(33)和抽水泵(21)与控制系统(51)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原位循环培养治理水体污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培养罐(11)、水下生物发生器(12)中填装有固定微生物菌种的生物填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原位循环培养治理水体污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培养罐(11)、抽水泵(21)、鼓风机(31)、控制系统(51)可拆式连接于河岸;所述的水下生物发生器(12)、曝气机(33)、搅拌机(42)可拆式连接于河道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原位循环培养治理水体污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下生物发生器(12)、曝气机(33)、搅拌机(42)均可在河道正常水位时安装和拆除。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原位循环培养治理水体污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机(33)、搅拌机(42)为可移动式设置于河床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天韵生态治理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天韵生态治理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485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夹双瓣旋启式止回阀
- 下一篇:强力吸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