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载于基底上的介孔氧化钛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7600.1 | 申请日: | 201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4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陆小华;安蓉;刘畅;冀超;杨祝红;付双钦;王昌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26/00 | 分类号: | C23C26/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于基底上的介孔氧化钛膜的制备方法,将含钛化合物与钾盐或钠盐配制成溶胶并静置陈化,然后采用浸渍提拉法将溶胶覆于表面羟基化的基底材料上制备出多晶形态的薄膜,接着将获得的薄膜一次焙烧,再在湿度为1~50%的湿气气氛下、于水热釜中在5~200℃下反应,反应后用水或酸溶液清洗,最后二次焙烧,得到介孔氧化钛膜。本法制出的膜具有高热通量,传热通量比传统换热器大几十倍以上,结合其低摩擦系数的表面,利于流体流动传热,更加提高了换热性能,在生物医药材料,换热器等领域将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 基底 氧化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负载于基底上的介孔氧化钛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钛化合物与钾盐或钠盐配制成溶胶并静置陈化,然后采用浸渍提拉法将溶胶覆于表面羟基化的基底材料上制备出多晶形态的薄膜,接着将获得的薄膜在200~700℃下一次焙烧,再在湿度为1~50%的湿气气氛下、于水热釜中在5~200℃下反应,反应后用水或酸溶液清洗,最后于100~800℃下二次焙烧,得到介孔氧化钛膜;该介孔氧化钛膜的最可几孔径为5~100nm,孔容为0.03~0.5cm3/g,比表面积为>100m2/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0760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