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单链和/或双链DNA的分子探针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6970.3 | 申请日: | 201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0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田丹碧;刘会祥;唐雪梅;马玉洁;梅亚军;宋荣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42 | 分类号: | G01N33/542;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樊文红 |
地址: | 210009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检测单链和/或双链DNA的分子探针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对现有技术中的合成方法进行了优化,并优化合成了[Ru(bpy)2(dppz)]2+,发现其具有单链和双链两种探针的作用。发明人初步认为是通过合成方法的优化造成了其分子的空间构形发生了改变,即通过本发明所述的合成方法得到的异构体与DNA的键合方式都存在差异,使得本发明的分子探针具有单链探针的作用,发明人将对该作用机理进行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dna 分子 探针 及其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化学结构式I的分子探针,其特征在于其通过合成路线II所述的方法制备而得:1)化合物1的合成:将邻菲啰啉与溴化钾干燥后加入到充分冷却的浓硫酸中,充分冷却后再滴加HNO3;将反应体系加热到40~50℃恒温2小时,再升温到80~90℃恒温2小时,再到120℃恒温1小时,然后降温到80℃恒温一夜;冷却到室温后,中和反应体系至pH=6~7,减压抽滤后用CH2Cl2萃取至CH2Cl2接近无色得到化合物1粗产品;2)化合物2的合成:用乙醇溶解化合物1,然后滴加邻苯二胺的乙醇溶液;回流两小时得到淡黄色絮状沉淀,减压抽滤,重结晶后真空干燥得到海绵状黄色固体即化合物2;3)化合物3的合成:将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三氯化钌和2,2’-联吡啶的混合体系,加热回流4个小时后,蒸发掉将所得溶液的大部分溶剂,剩下的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丙酮并保持温度0℃静置24 个小时,析出棕黑色的固体不溶物即化合物3粗产品;4)化学结构式I的分子探针的合成:将化合物3与化合物2按照摩尔比为1∶1.1的比例加入乙醇中,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回流直到反应溶液变为红色透明溶液为止,冷却到室温;蒸出大部分溶剂后加入水煮沸后,再放到冰水浴中冷却,析出不溶物;经过滤,洗涤,旋蒸,重结晶,得到化学结构式I的探针分子;
I;
II。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0697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杜仲茶及其生产法
- 下一篇: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