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藻类溶血毒素活性的方法与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5410.6 | 申请日: | 201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8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桓清柳;吴霓;李支薇;杜克梅;江天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陈燕娴 |
地址: | 5106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检测藻类溶血毒素活性的方法与应用。该方法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藻细胞样品的三维荧光,得到藻细胞样品的三维荧光数据;再将藻细胞样品的三维荧光数据转换成TXT文件格式,根据Delaunay三角形方法,消除藻类三维荧光光谱的瑞利散射;再将三维荧光光谱最大归一化,然后对其三维荧光光谱进行Coif2小波分析,选取荧光特征谱;根据荧光特征谱初步判断所检测的藻细胞样品为鱼毒性赤潮藻与非鱼毒性赤潮藻;再将荧光特征谱进行Fisher判别,从而判定藻细胞样品毒性的大小。本发明成功解决了传统检测方法时间滞后的难题,在我国实属首创。本发明改变传统检测方法时间滞后、被动的窘境,有利于现场检测赤潮藻的鱼毒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藻类 溶血 毒素 活性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检测藻类溶血毒素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藻细胞样品的三维荧光,激发波长为400~600nm,发射波长为650~750nm,得到藻细胞样品的三维荧光数据;(2)将藻细胞样品的三维荧光数据转换成TXT文件格式,根据Delaunay三角形方法,消除藻类三维荧光光谱的瑞利散射;再将三维荧光光谱最大归一化,然后对其三维荧光光谱进行Coif2小波分析,选取荧光特征谱;(3)在波长λEm=650~700nm,波长λEm=725~750nm,波长λEx=400~425nm出现与藻类的溶血活性强弱一致的荧光光谱强度变化,初步判断所检测的藻细胞样品为鱼毒性赤潮藻;若在波长λEm=650~700nm,波长λEm=725~750nm,波长λEx=400~425nm没有出现荧光光谱强度变化,初步判断所检测的藻细胞样品为非鱼毒性赤潮藻;(4)将步骤(2)得到的荧光特征谱进行Fisher判别,Fisher判别函数方程为:y1=‑1.706‑105.508x1+6.273x2+93.118x3‑4.311x4+16.307x5‑9.476x6‑0.173x7+3.866x8+10.436x9‑6.751x10‑6.511x11+94.690x12‑104.538x13;y2=0.963‑112.478x1‑51.634x2+62.196x3+76.226x4+15.826x5‑8.457x6+4.273x7+8.653x8+5.382x9+0.038x10+45.365x11‑4.937x12‑33.386x13;其中x为自变量值,即步骤(2)测得的特征荧光谱的荧光强度;y为测得的溶血活性数值;当检测样品时,分别计算y1和y2值,取大者为其y,根据以下标准判定藻细胞样品毒性的大小:y=10~20HU为中毒性;y<10HU为弱毒性;y>20HU为强毒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0541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沟槽式MOS静电释放结构以及集成电路
- 下一篇:一种双金属耐磨斗齿铸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