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台面工艺可控硅芯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0383.6 | 申请日: | 201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7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森;黎重林;周榕榕;沈怡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捷捷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4 | 分类号: | H01L29/74;H01L29/06;H01L29/1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海洋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台面工艺可控硅芯片结构,包括N+型阴极区、正面P型短基区、玻璃钝化膜、正面沟槽、SiO2保护膜、硅单晶片、门极铝电极和阴极铝电极,所述硅单晶片正面设有正面P型短基区,所述硅单晶片背面设有背面P型区,所述正面P型短基区表面设有SiO2保护膜、门极铝电极和阴极铝电极,所述正面P型短基区和硅单晶片上设有正面沟槽,所述正面沟槽位于门极铝电极和阴极铝电极两侧,所述阴极铝电极和正面P型短基区之间设有N+型阴极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通隔离扩散区底部设有背面应力平衡槽。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和工艺成熟、制造过程简单、制造的芯片击穿电压特性好、合格率较高、且产品可靠性较高。 | ||
搜索关键词: | 台面 工艺 可控硅 芯片 结构 | ||
【主权项】:
台面工艺可控硅芯片结构,包括N+型阴极区、正面P型短基区、玻璃钝化膜、正面沟槽、SiO2保护膜、硅单晶片、门极铝电极和阴极铝电极,所述硅单晶片正面设有正面P型短基区,所述硅单晶片背面设有背面P型区,所述正面P型短基区表面设有SiO2保护膜、门极铝电极和阴极铝电极,所述正面P型短基区和硅单晶片上设有正面沟槽,所述正面沟槽位于门极铝电极和阴极铝电极两侧,所述阴极铝电极和正面P型短基区之间设有N+型阴极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通隔离扩散区底部设有背面应力平衡槽,所述背面应力平衡槽顶部和侧壁设有玻璃膜,所述背面P型区和玻璃钝化膜表面上设有多层金属电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捷捷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捷捷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27038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板外框
- 下一篇:一种基于离子漏斗的质子转移离子源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