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光谱金属介质膜光栅及其优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9825.1 | 申请日: | 2011-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4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孔伟金;王淑华;云茂金;王书浩;卢朝靖;陈沙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35 | 分类号: | G02F1/35;G02B5/18;B32B9/04;B32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邸更岩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宽光谱金属介质膜光栅及其优化方法,该光栅包括基底、金属Ag膜、多层介质膜、剩余膜层以及表面光栅结构,每层介质反射膜由SiO2、HfO2和TiO2介质膜组成。该方法首先定义光栅衍射效率光谱特性数值评价函数,选定金属介质和多层介质膜材料的折射率以及参与优化的光栅参数,按照严格耦合波理论建立宽光谱金属介质膜光栅TE波衍射效率数值分析模型。通过多参数优化,得到光栅的周期为1480线/mm,槽深为290纳米,剩余膜层的厚度为10nm,占空比为0.28,入射角度为60°。本发明宽带金属介质膜光栅在波长为1053纳米的TE偏振光入射时,在反射衍射-1级方向超过190nm宽光谱带宽内衍射效率高于97%。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谱 金属 介质 光栅 及其 优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宽光谱金属介质膜光栅,其特征在于:该光栅从下至上依次由基底(7)、金属Ag膜(6)、SiO2介质膜(5)、HfO2介质膜(4)、TiO2介质膜(3)、剩余膜层(2)以及表面光栅结构(1);SiO2介质膜、HfO2介质膜和TiO2介质膜依次组成多层介质膜;金属Ag膜和多层介质膜组成高反射膜(8);光栅的周期为1480线/mm,光栅槽深为290纳米,剩余膜层的厚度为10nm,占空比为0.28,入射角度为6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5982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