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稀土配合物、其掺杂的Ag@SiO2荧光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5553.0 | 申请日: | 201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4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尹东光;张礼;刘斌虎;谢春娟;张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58 | 分类号: | C09K11/58;C09K11/06;C09K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稀土配合物、其掺杂的Ag@SiO2荧光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该荧光纳米粒子以双稀土配合物Eu3+/Tb3+-PABA-DTPA-APTMS掺杂的银为内核,在内核表面覆盖有网状结构的二氧化硅,在二氧化桂表面带有活性氨基基团,其中双稀土配合物Eu3+/Tb3+-PABA-DTPA-APTMS与银的质量比为:1∶0.176~0.2;内核与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1∶5~12,且每毫克纳米粒子含有595~630nmol氨基。本发明的纳米粒子中Eu3+与Tb3+在最大发射峰处的荧光强度较Eu3+/Tb3+-PABA-DTPA-APTMS掺杂的没有银核的SiO2荧光纳米粒子分别提高了3.0和3.4倍,所制备的纳米粒子呈规则球状,大小均匀,粒径为120±5nm,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和光稳定性,纳米粒子表面带有氨基,可不需要进行表面修饰而直接与生物分子反应。该纳米粒子可望作为一种新型的稀土荧光探针应用于高灵敏检测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等。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 配合 掺杂 ag sio sub 荧光 纳米 粒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双稀土配合物掺杂的Ag@SiO2荧光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该荧光纳米粒子以双稀土配合物Eu3+/Tb3+-PABA-DTPA-APTMS掺杂的银为内核,在内核表面覆盖有网状结构的二氧化硅,在二氧化桂表面带有活性氨基基团,其中双稀土配合物Eu3+/Tb3+-PABA-DTPA-APTMS与银的质量比为:1∶0.176~0.2;内核与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1∶5~12,且每毫克纳米粒子含有595~630nmol氨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8555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饮水设备
- 下一篇:N-磺酰基邻氨基苯甲酰氯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