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上转换材料的红外光触发可控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07772.7 申请日: 2010-02-10
公开(公告)号: CN101785862A 公开(公告)日: 2010-07-28
发明(设计)人: 秦伟平;揣晓红;赵丹;张代生;王丽丽;郑克志 申请(专利权)人: 吉林大学
主分类号: A61K47/16 分类号: A61K47/16;A61K47/02;A61K47/04;A61P35/00
代理公司: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代理人: 张景林;刘喜生
地址: 130012 吉林***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属于红外光触发进行药物可控释放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上转换材料的红外光触发可控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该可控药物载体由稀土离子掺杂的上转换纳米材料和含有偶氮衍生物的介孔材料组成核壳结构,其是以偶氮衍生物为光敏基团实现红外光触发药物的可控释放,按质量百分比计算,含有偶氮衍生物的介孔材料占药物载体质量的10%~90%,其中偶氮衍生物在介孔材料中的摩尔含量为10%~20%。实验表示本发明所制备的稀土上转换材料和介孔材料复合结构能够实现红外光控制下的药物释放功能。
搜索关键词: 基于 转换 材料 红外光 触发 可控 药物 载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主权项】:
一种基于上转换材料的红外光触发可控药物载体,其特征在于:由稀土离子掺杂的上转换纳米材料和含有偶氮衍生物的介孔材料组成核壳结构,其是以偶氮衍生物为光敏基团实现红外光触发药物的可控释放,上转换纳米材料为核,含有偶氮衍生物的介孔材料为壳,按质量百分比计算,含有偶氮衍生物的介孔材料占药物载体质量的10%~90%,其中偶氮衍生物在介孔材料中的摩尔含量为10%~20%;上转换纳米材料为Gd2O3、Y2O3、Lu2O3、CaF2、BaF2、LaF3、YF3、ZnF2、NaYF4、LiYF4、KYF4、BaYF5或Ba2YF7纳米晶;掺杂的稀土离子部分地取代氧化物或氟化物阳离子,掺杂的稀土离子包括敏化剂和激活离子两部分,以Er3+、Tm3+、Ho3+、Dy3+、Gd3+、Nd3+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激活离子,以Yb3+作为敏化剂;在上转换材料中敏化剂Yb3+的摩尔含量为5%~20%,激活离子Er3+的摩尔含量为0.1%~5%、Tm3+的摩尔含量0.1%~5%、Ho3+的摩尔含量为0.1%~5%、Dy3+的摩尔含量为0.1%~5%、Gd3+的摩尔含量为0.1%~5%、Nd3+的摩尔含量为0.1%~1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0777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含有氨基酸的蛋白质制剂-201280065515.9
  • B·S·常 - 诚信生物公司
  • 2012-10-26 - 2018-03-02 - A61K47/16
  • 本发明提供了包含至少一种氨基酸的稳定的蛋白质制剂。在一些实施例中的氨基酸组合含有至少两种、或三种、或四种、或多种氨基酸。通过所包含的氨基酸,该制剂粘度低,同时制剂中的蛋白质即使在高浓度下也具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稳定性。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通过所包含的氨基酸,制剂中的蛋白质即使在高浓度下也具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稳定性。
  • 非水性液体组合物-201380007257.3
  • 山田和人;A·于尔蒂;M·比尔梅斯特 - 参天制药株式会社
  • 2013-01-30 - 2014-10-01 - A61K47/16
  • 一种非水性液体组合物,是含有药物、二油酰磷脂酰胆碱、生育酚及有机溶剂的药物溶解型的非水性液体组合物,其中,二油酰磷脂酰胆碱与生育酚的配合浓度比在75/25~25/75的范围内,二油酰磷脂酰胆碱的配合浓度在15~85%(w/w)的范围内,生育酚的配合浓度在15~85%(w/w)的范围内,所述非水性液体组合物通过接触水、磷酸缓冲液、体液、泪液或玻璃体液而相变化为非片状液晶。
  • 精氨酸和一系列头孢酸的组合物-201010580524.4
  • 单爱莲 - 单爱莲
  • 2010-12-09 - 2012-07-04 - A61K47/16
  • 本发明提供了精氨酸和一系列头孢酸的组合物,既保留头孢酸良好抗菌活性的特点,又解决了头孢酸溶解性差、偏酸性的问题,适合于直接分装成注射用粉针剂。预计其比相对应的钠盐制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意义。
  • 具有溶酶体逃逸能力的功能性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201210054672.1
  • 平其能;李赛;张灿;肖衍宇;苏志桂 - 中国药科大学
  • 2012-03-05 - 2012-07-04 - A61K47/16
  •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和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溶酶体逃逸能力的功能性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本发明的功能性载药纳米载体,它含有精氨酸烷基醇酯、药物、载体材料和水,在低pH条件下,功能性纳米载体对生物膜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因此进入溶酶体后,在酸性条件下能够迅速破坏溶酶体膜,纳米载体快速逃逸至细胞质中,免受溶酶体内各种酶及酸性环境的破坏,利于药效发挥。
  • 抗菌肽保存试剂和含该试剂的抗菌肽制剂及制剂制备方法-201110078230.6
  • 王宏华;凌红丽;蒋贻海;贾德强 - 青岛康地恩药业有限公司;青岛宝依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2011-03-30 - 2011-10-05 - A61K47/1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肽保存试剂和含该试剂的抗菌肽制剂及制剂制备方法,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其中,抗菌肽保存试剂包含缓冲液、氨基酸、稳定剂和抗氧化剂。抗菌肽制剂中包含抗菌肽、缓冲液、氨基酸、稳定剂和抗氧化剂。抗菌肽制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抗菌肽、缓冲液、氨基酸、稳定剂、抗氧化剂以及注射用水混合均匀;将pH值调至8.0-10.5。其中,缓冲液为Tris盐缓冲液。氨基酸为精氨酸、赖氨酸或谷氨酸。稳定剂为吐温-80、Pluronic F68或Pluronic F88。抗氧化剂为甲硫氨酸。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使抗菌肽长期保存而生物活性不会降低,且制备工艺简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 苯甲酰胺类似物介导的脑靶向递药系统-201010111960.7
  • 陆伟跃;孟庆刚;李瑾;顾炳;余梅 - 复旦大学
  • 2010-02-22 - 2011-08-24 - A61K47/16
  • 本发明属药物制剂领域,涉及一种脑靶向递药系统,包括介导分子、载体和药物,所述的介导分子为苯甲酰胺类似物,载体为聚阳离子大分子,两者以共价方式结合,通过包载或吸附方式载药。本发明通过示踪技术进行活体、离体脑靶向表征,提示该递药系统能够跨越血脑屏障,将基因药物、诊断药物递送至脑内,可用于脑部疾病诊断和治疗。本发明能避免侵袭性给药方式潜在的风险和复杂的给药过程,具有给药量大、给药方式简单等优点,且脑靶向介导分子的分子量小、价廉易得、便于产业化。
  • 基于上转换材料的红外光触发可控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201010107772.7
  • 秦伟平;揣晓红;赵丹;张代生;王丽丽;郑克志 - 吉林大学
  • 2010-02-10 - 2010-07-28 - A61K47/16
  • 本发明属于红外光触发进行药物可控释放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上转换材料的红外光触发可控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该可控药物载体由稀土离子掺杂的上转换纳米材料和含有偶氮衍生物的介孔材料组成核壳结构,其是以偶氮衍生物为光敏基团实现红外光触发药物的可控释放,按质量百分比计算,含有偶氮衍生物的介孔材料占药物载体质量的10%~90%,其中偶氮衍生物在介孔材料中的摩尔含量为10%~20%。实验表示本发明所制备的稀土上转换材料和介孔材料复合结构能够实现红外光控制下的药物释放功能。
  • 掺杂有药物的有机干凝胶药物缓释载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200810222099.4
  • 刘鸣华;张莉;李远刚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2008-09-09 - 2010-03-17 - A61K47/16
  •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通过药物分子在有机凝胶骨架中的掺杂,使药物在足够长的时间段内缓慢释放的掺杂有药物的有机干凝胶药物缓释载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材料是由分子通式为R-XCOCH(NHCOOC4H9)CH2CH2COX-R的氨基酸类衍生物凝胶剂和有机溶剂混合形成有机凝胶后,药物分子掺杂在有机凝胶中,再将有机溶剂经真空干燥除去得到有机干凝胶,制备成具有药物缓释功能的材料。该材料的三维网络结构可以提供药物缓释的有效矩阵,有效抑制亲水性药物分子和疏水性药物分子的初始过度释放,可在较长的时间内缓慢释放。本发明涉及的材料合成简单,制备方便,可以实现对亲水性或疏水性药物分子的缓释。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