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向心式液力变矩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306731.8 申请日: 2009-09-09
公开(公告)号: CN102022508A 公开(公告)日: 2011-04-20
发明(设计)人: 吴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 吴志强
主分类号: F16H47/12 分类号: F16H47/1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10240 广东省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型向心式液力变矩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输出行星架23与小齿圈21、输入齿圈22和联接大齿圈25联接,联接行星架24与联接大齿圈25、输出齿轮26、输出大齿圈27联接,输出齿轮26与输出轴3联接,联接架20与输出大齿圈27、本发明以外的若干元件以及变速机构4的输入端41联接,变速机构4的输出端42与输入齿圈22、输入齿轮副5的输入齿轮51以及固定单向离合器7的输出端72联接,输入齿轮副5的输出齿轮52与向心式液力变矩器6的输入端61联接,其输出端62与输出齿轮副8的输入齿轮81联接,其输出齿轮82与单向离合器9的输入端91联接,其输出端92分别与小齿圈21以及输入轴1联接。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复合型 向心 式液力变矩器
【主权项】:
一种复合型向心式液力变矩器,包括输入轴(1)、输出轴(3)、变速机构(4)、输入齿轮副(5)、向心式液力变矩器(6)、固定单向离合器(7)、输出齿轮副(8)、单向离合器(9),所述固定单向离合器(7)的输入端(71)与本发明以外的固定元件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轴(1)与输出轴(3)之间设有联接架(20)、小齿圈(21)、输入齿圈(22)、输出行星架(23)、联接行星架(24)、联接大齿圈(25)、输出齿轮(26)、输出大齿圈(27)、行星齿轮(28),输出行星架(23)通过其上的行星齿轮(28)与配合的小齿圈(21)和输入齿圈(22)联接,并与联接大齿圈(25)联接,联接行星架(24)通过其上的行星齿轮(28)与配合的联接大齿圈(25)、输出齿轮(26)、输出大齿圈(27)联接,输出齿轮(26)与输出轴(3)联接,联接架(20)与输出大齿圈(27)、本发明以外的若干元件以及变速机构(4)的输入端(41)联接,变速机构(4)的输出端(42)分别与输入齿圈(22)、输入齿轮副(5)的输入齿轮(51)以及固定单向离合器(7)的输出端(72)联接,输入齿轮副(5)的输出齿轮(52)与向心式液力变矩器(6)的输入端(61)联接,向心式液力变矩器(6)的输出端(62)与输出齿轮副(8)的输入齿轮(81)联接,输出齿轮副(8)的输出齿轮(82)与单向离合器(9)的输入端(91)联接,单向离合器(9)的输出端(92)分别与小齿圈(21)以及输入轴(1)联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志强,未经吴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30673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具备扭转振动降低装置的变矩器-201710172990.0
  • 高桥裕哉;松本守弘;冢野聪弘;中村大贵;天野浩之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7-03-22 - 2019-10-25 - F16H47/12
  • 本发明提供能够有效地活用空间且能够避免或抑制作为装置整体的轴长的增大的具备扭转振动降低装置的变矩器。具备扭转振动降低装置(51)的变矩器(1)中,在壳体(2)内收置有泵轮(10)、涡轮(11)、锁止离合器(23)、弹性减振器(38)和由行星齿轮机构(51)构成的扭转振动降低装置,在壳体(2)的半径方向上排列配置有扭转振动降低装置(51)和锁止离合器(23),输入要素(52)在壳体(2)的半径方向上与锁止离合器(23)相互相邻地配置,而且,输入要素(52)与锁止离合器(23)以及驱动侧部件(40)构成为能够进行转矩传递,从动侧部件(41)连结于输出要素(53)。
  • 一种叶片马达驱动行星齿轮减速组合的中空转钎机构-201820351048.0
  • 李永胜;王献忠;王维林;王秋景;张婕妤;张宝燕 - 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
  • 2018-03-15 - 2018-10-26 - F16H47/1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叶片马达驱动行星齿轮减速组合的中空转钎机构,包括钎尾套,钎尾套由叶片泵行星齿轮减速器组合体驱动实现转钎动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中空连体件的叶轮‑太阳轮,实现了叶片泵与行星减速器之间的动力传递,并且叶轮‑太阳轮与行星减速器与钎尾套的回转中心为同一圆心,缩短了传动链尺寸,提高了传动效率,增加了可靠性;减少了基体结构尺寸,降低了整机重量,不偏心,便于手持操作;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源可以为液体也可以为气体,在动力源选择方面较多,适用场合广泛,也使本实用新型更加实用,更加便于推广应用。
  • 一种叶片马达驱动行星齿轮减速组合的中空转钎机构-201810212320.1
  • 李永胜;王献忠;王维林;王秋景;张婕妤;张宝燕 - 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
  • 2018-03-15 - 2018-06-29 - F16H47/1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片马达驱动行星齿轮减速组合的中空转钎机构,包括钎尾套,钎尾套由叶片泵行星齿轮减速器组合体驱动实现转钎动作。本发明通过设置一中空连体件的叶轮‑太阳轮,实现了叶片泵与行星减速器之间的动力传递,并且叶轮‑太阳轮与行星减速器与钎尾套的回转中心为同一圆心,缩短了传动链尺寸,提高了传动效率,增加了可靠性;减少了基体结构尺寸,降低了整机重量,不偏心,便于手持操作;同时,本发明的动力源可以为液体也可以为气体,在动力源选择方面较多,适用场合广泛,也使本发明更加实用,更加便于推广应用。
  • 一种功率多分支液力行星调速装置-201721312738.7
  • 栾圣罡;王迪;杨龙;岳彦炯;张健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2017-10-12 - 2018-05-29 - F16H47/12
  • 一种功率多分支液力行星调速装置,涉及调速装置技术领域,它主要由齿轮功率分流系统、液力变矩器系统、行星齿轮系统、润滑油系统等组成。液力变矩器系统采用导叶可调式液力变矩器,由泵轮、涡轮、固定导轮、可调导轮和执行机构等组成。行星齿轮系统是差动轮系,由内齿圈、行星架、行星轮和太阳轮组成,这种新型无级调速的传动装置是按照“功率分流”的原理来运行的。本功率多分支液力行星调速装置虽然液力变矩器的效率并不高,但由于其分流的功率较小。因此,整机的效率较高,额定工况可达95%左右。
  • 一种功率多分支液力行星调速装置-201710947849.3
  • 栾圣罡;王迪;杨龙;岳彦炯;张健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2017-10-12 - 2017-12-22 - F16H47/12
  • 一种功率多分支液力行星调速装置,涉及调速装置技术领域,它主要由齿轮功率分流系统、液力变矩器系统、行星齿轮系统、润滑油系统等组成。液力变矩器系统采用导叶可调式液力变矩器,由泵轮、涡轮、固定导轮、可调导轮和执行机构等组成。行星齿轮系统是差动轮系,由内齿圈、行星架、行星轮和太阳轮组成,这种新型无级调速的传动装置是按照“功率分流”的原理来运行的。本功率多分支液力行星调速装置虽然液力变矩器的效率并不高,但由于其分流的功率较小。因此,整机的效率较高,额定工况可达95%左右。
  • 一种复合型轴流式液力变矩器-200910306750.0
  • 吴志强 - 吴志强
  • 2009-09-09 - 2011-04-20 - F16H47/1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型轴流式液力变矩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输出行星架21与输入大齿轮25、输入大齿圈22和输入小齿轮23联接,联接行星架24与输入大齿轮25、输出齿轮26、输出小齿轮27、输出大齿轮28联接,输出齿轮26与输出小齿轮27以及输出轴3联接,联接架20与输出大齿轮28、本发明以外的若干元件以及变速机构4的输入端41联接,变速机构4的输出端42分别与输入大齿圈22、输入齿轮副5的输入齿轮51以及固定单向离合器7的输出端72联接,输入齿轮副5的输出齿轮52与轴流式液力变矩器6的输入端61联接,其输出端62与输出齿轮副8的输入齿轮81联接,其输出齿轮82与单向离合器9的输入端91联接,其输出端92分别与输入小齿轮23以及输入轴1联接。
  • 一种复合型导叶可调式液力变矩器-200910306727.1
  • 吴志强 - 吴志强
  • 2009-09-09 - 2011-04-20 - F16H47/1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型导叶可调式液力变矩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输入行星架21与输入齿圈22和联接大齿圈24联接,输出行星架26与输出轴3、联接大齿圈24、联接齿圈25、输入大齿圈27、输出齿圈28联接,联接架29与输出齿圈28、本发明以外的若干元件以及变速机构4的输入端41联接,其输出端42分别与输入齿圈22、输入齿轮副5的输入齿轮51以及固定单向离合器7的输出端72联接,输入齿轮副5的输出齿轮52与导叶可调式液力变矩器6的输入端61联接,其输出端62与输出齿轮副8的输入齿轮81联接,其输出齿轮82与单向离合器9的输入端91联接,其输出端92分别与输入行星架21以及输入轴1联接。
  • 一种复合型向心式液力变矩器-200910306731.8
  • 吴志强 - 吴志强
  • 2009-09-09 - 2011-04-20 - F16H47/1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型向心式液力变矩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输出行星架23与小齿圈21、输入齿圈22和联接大齿圈25联接,联接行星架24与联接大齿圈25、输出齿轮26、输出大齿圈27联接,输出齿轮26与输出轴3联接,联接架20与输出大齿圈27、本发明以外的若干元件以及变速机构4的输入端41联接,变速机构4的输出端42与输入齿圈22、输入齿轮副5的输入齿轮51以及固定单向离合器7的输出端72联接,输入齿轮副5的输出齿轮52与向心式液力变矩器6的输入端61联接,其输出端62与输出齿轮副8的输入齿轮81联接,其输出齿轮82与单向离合器9的输入端91联接,其输出端92分别与小齿圈21以及输入轴1联接。
  • 一种复合型溢流阀外置式液力变矩器-200910306732.2
  • 吴志强 - 吴志强
  • 2009-09-09 - 2011-04-20 - F16H47/1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型溢流阀外置式液力变矩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双星行星架21与小齿轮22、联接齿圈23联接,联接行星架24与联接齿圈23、输出小齿轮25、输入齿圈26联接,输出小齿轮25与输出轴3联接,输出行星架27与输出小齿轮25、输入齿圈26、本发明以外的若干元件以及变速机构4的输入端41联接,其输出端42分别与双星行星架21、输入齿轮副5的输入齿轮51以及固定单向离合器7的输出端72联接,输入齿轮副5的输出齿轮52与溢流阀外置式液力变矩器6的输入端61联接,其输出端62与输出齿轮副8的输入齿轮81联接,其输出齿轮82与单向离合器9的输入端91联接,其输出端92分别与小齿轮22以及输入轴1联接。
  • 一种复合型双导轮式液力变矩器-200910306728.6
  • 吴志强 - 吴志强
  • 2009-09-09 - 2011-04-20 - F16H47/1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型双导轮式液力变矩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双联行星架21与输入小齿轮22和输出齿轮23联接,输出齿轮23与输入行星架24联接,输入行星架24与输出齿圈25、输出大齿轮26联接,输出齿圈25与输入齿圈28联接,输出行星架27与输入齿圈28、输出小齿圈29联接,并与输出大齿轮26以及输出轴10联接,联接架3与输出小齿圈29、本发明以外的若干元件以及变速机构4联接,变速机构4分别与双联行星架21、输入齿轮副5以及固定单向离合器7联接,输入齿轮副5与双导轮式液力变矩器6联接,双导轮式液力变矩器6与输出齿轮副8联接,输出齿轮副8与单向离合器9联接,单向离合器9分别与输入小齿轮22以及输入轴1联接。
  • 一种复合型综合式液力变矩器-200910306733.7
  • 吴志强 - 吴志强
  • 2009-09-09 - 2011-04-20 - F16H47/1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型综合式液力变矩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联接行星架20与输入大齿轮21、输入小齿轮22、输入大齿圈24联接,输入大齿圈24与输出行星架23、联接小齿圈25联接,联接小齿圈25与双星行星架26联接,双星行星架26与输出大齿圈27和输出小齿圈28联接,输出小齿圈28与输出行星架23以及输出轴10联接,联接架3与输出大齿圈27、本发明以外的若干元件以及变速机构4联接,变速机构4与输入大齿轮21、输入齿轮副5以及固定单向离合器7联接,输入齿轮副5与综合式液力变矩器6联接,综合式液力变矩器6与输出齿轮副8联接,输出齿轮副8与单向离合器9联接,单向离合器9与输入小齿轮22以及输入轴1联接。
  • 一种复合型向心涡轮式液力变矩器-200910306729.0
  • 吴志强 - 吴志强
  • 2009-09-09 - 2011-04-20 - F16H47/1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型向心涡轮式液力变矩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联接行星架23与输入齿轮21、输入齿圈22、输出大齿圈24以及输出齿轮25联接,输出齿轮25与输出轴3联接,输入行星架27与输出大齿圈24、输出齿轮25、输出齿圈26联接,联接架29与输出齿圈26、本发明以外的若干元件以及变速机构4的输入端41联接,其输出端42分别与输入齿圈22、输入齿轮副5的输入齿轮51以及固定单向离合器7的输出端72联接,输入齿轮副5的输出齿轮52与向心涡轮式液力变矩器6的输入端61联接,其输出端62与输出齿轮副8的输入齿轮81联接,其输出齿轮82与单向离合器9的输入端91联接,其输出端92分别与输入齿轮21以及输入轴1联接。
  • 一种复合型双泵轮液力变矩器-200910306745.X
  • 吴志强 - 吴志强
  • 2009-09-09 - 2011-04-20 - F16H47/1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型双泵轮液力变矩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输入双联行星架21与输入小齿圈22和输出齿圈23联接,输出齿圈23与双星行星架26联接,双星行星架26与输出大齿轮24、输出齿轮25联接,输出齿轮25与输入齿圈28联接,输出行星架27与输入齿圈28、输出小齿轮29联接,输出小齿轮29与输出大齿轮24以及输出轴3联接,输出行星架27与本发明以外的若干元件以及变速机构4联接,变速机构4分别与输入小齿圈22、输入齿轮副5以及固定单向离合器7联接,输入齿轮副5与双泵轮液力变矩器6联接,双泵轮液力变矩器6与输出齿轮副8联接,输出齿轮副8与单向离合器9联接,单向离合器9与输入双联行星架21以及输入轴1联接。
  • 一种复合型叶轮式液力变矩器-200910306747.9
  • 吴志强 - 吴志强
  • 2009-09-09 - 2011-04-20 - F16H47/1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型叶轮式液力变矩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联接行星架23与大齿轮21、输入小齿轮22、联接小齿轮24以及输出齿轮27联接,输出齿轮27与输出轴3联接,联接小齿轮24与输入行星架25联接,其与输出齿轮27、输出小齿轮26联接,联接架29与输出小齿轮26、本发明以外的若干元件以及变速机构4的输入端41联接,其输出端42与大齿轮21、输入齿轮副5的输入齿轮51以及固定单向离合器7的输出端72联接,输入齿轮副5的输出齿轮52与叶轮式液力变矩器6的输入端61联接,其输出端62与输出齿轮副8的输入齿轮81联接,其输出齿轮82与单向离合器9的输入端91联接,其输出端92与输入小齿轮22以及输入轴1联接。
  • 一种复合型双涡轮液力变矩器-200910306746.4
  • 吴志强 - 吴志强
  • 2009-09-09 - 2011-04-20 - F16H47/1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型双涡轮液力变矩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输入双星行星架21与输出齿圈22和输入小齿轮23联接,输出齿圈22与输入行星架24联接,输入行星架24与输出齿圈25、输出小齿圈26联接,输出齿圈25与输入齿轮28联接,输出小齿圈26与输出小齿轮29以及输出轴3联接,输出行星架27与输入齿轮28、输出小齿轮29联接,并与本发明以外的若干元件以及变速机构4联接,变速机构4与输入小齿轮23、输入齿轮副5以及固定单向离合器7联接,输入齿轮副5与双涡轮液力变矩器6联接,双涡轮液力变矩器6与输出齿轮副8联接,输出齿轮副8与单向离合器9联接,单向离合器9与输入双星行星架21以及输入轴1联接。
  • 一种复合型多元件工作轮液力变矩器-200910306730.3
  • 吴志强 - 吴志强
  • 2009-09-09 - 2011-04-20 - F16H47/1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型多元件工作轮液力变矩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共用行星架23与输入齿圈21、大齿圈22、联接齿圈24以及输出小齿圈25联接,输入行星架26与联接齿圈24、输出大齿圈27、输出齿圈28联接,输出齿圈28与输出小齿圈25以及输出轴3联接,联接架20与输出大齿圈27、本发明以外的若干元件以及变速机构4的输入端41联接,其输出端42与大齿圈22、输入齿轮副5的输入齿轮51以及固定单向离合器7的输出端72联接,输入齿轮副5的输出齿轮52与多元件工作轮液力变矩器6的输入端61联接,其输出端62与输出齿轮副8的输入齿轮81联接,其输出齿轮82与单向离合器9的输入端91联接,其输出端92分别与输入齿圈21以及输入轴1联接。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