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气制低碳醇并联产天然气的耐硫催化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75316.3 申请日: 2009-12-07
公开(公告)号: CN101735009A 公开(公告)日: 2010-06-16
发明(设计)人: 孙予罕;张明伟;李德宝;姜东;房克功;林明桂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C29/153 分类号: C07C29/153;C07C31/02;C10L3/08
代理公司: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代理人: 李毅
地址: 030001***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合成气制低碳醇并联产天然气的耐硫催化工艺是合成气进行粗脱硫之后与耐硫低碳醇合成催化剂接触进行合成反应,合成产物进行冷凝得到醇水油的液相,CO、H2、CO2、C1-C5烃组成的尾气混合物,尾气混合物一部分进入低碳醇合成反应循环使用,另一部分进入甲烷化反应;醇水油的液相进行油水分离,得到油产品与醇水,醇水混合物再进行醇水分离得到低碳醇与水;低碳醇合成反应的尾气在耐硫甲烷化催化剂和甲烷转化条件下进行甲烷化反应;甲烷化产物进行冷凝,得到油、醇水的液体相和CH4、CO2、CO、H2、C2-C5烃的气体,CH4、CO2、CO、H2、C2-C5烃气体混合物的一部分进入甲烷化反应循环使用;另一部分进入CO2分离装置,分离CO2后即得到SNG。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低碳醇合成工艺和甲烷化工艺有机的耦合在一起,提高了碳利用率,实现了低碳醇和天然气工艺的联产互补的优点。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合成气 制低碳醇 联产 天然气 催化 工艺
【主权项】:
一种合成气制低碳醇并联产天然气的耐硫催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合成气进入脱硫装置进行粗脱硫,得到S产品和脱硫后的合成气;(2)脱硫后的合成气与步骤(3)中循环使用的低碳醇合成反应的尾气混合后,进入低碳醇合成装置,与耐硫低碳醇合成催化剂接触,在合成条件下进行合成反应;(3)低碳醇合成反应产物进行冷凝得到醇水油的液相,CO、H2、CO2、C1-C5烃组成的尾气混合物,尾气混合物一部分进入低碳醇合成反应循环使用,另一部分进入甲烷化反应;醇水油的液相与步骤(5)甲烷化产物进行冷凝得到油、醇水的液体相混合后进行油水分离,得到油产品与醇水,醇水混合物再进行醇水分离得到低碳醇与水;(4)低碳醇合成反应的尾气与步骤(5)中循环使用的甲烷化反应的尾气混合,进入甲烷化反应装置,在耐硫甲烷化催化剂和甲烷转化条件下进行甲烷化反应;(5)甲烷化产物进行冷凝,得到油、醇水的液体相和CH4、CO2、CO、H2、C2-C5烃的气体,液体相与步骤(3)低碳醇合成反应产物进行冷凝得到醇水油的液相混合;CH4、CO2、CO、H2、C2-C5烃气体混合物的一部分进入甲烷化反应循环使用;另一部分进入CO2分离装置,分离CO2后即得到SN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7531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煤制甲醇、LNG、液体燃料的多联产方法及装置-201710388524.6
  • 李大鹏 - 李大鹏
  • 2017-05-27 - 2017-12-01 - C07C29/153
  • 一种煤制甲醇、LNG、液体燃料的多联产方法及装置,包括粉煤提取煤焦油与制富甲烷合成气一体化系统、合成气净化系统、深冷分离制LNG系统、甲醇合成系统、煤焦油深加工系统。本方法及装置将煤制化工品、煤制气、煤制油等多产业耦合集成,形成新型的煤、油、气、化多联产工艺,实现了低阶煤的高效转化和清洁利用,大幅提高产品附加值,具有很强的技术可行性和市场竞争力。
  • 应用耐水催化剂对生物质水热加氢催化处理-201380069638.4
  • J·B·鲍威尔;G·C·康普林;J·A·斯梅格;K·A·约翰逊 -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 2013-12-19 - 2016-11-16 - C07C29/153
  • 提供一种水热加氢催化处理生物质的方法。在消化溶剂和载带的氢解催化剂的存在下,向水热消化装置提供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固体,其中载带的氢解催化剂包含结合到第4族金属化物载体中的(a)硫、(b)Mo或W、以及(c)Co、Ni或它们的混合物;(ii)在氢和载带的氢解催化剂的存在下加热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固体和消化溶剂,从而形成包含多种含氧烃的产物溶液,相比于水相稳定性测试之前,所述催化剂在经受水相稳定性测试之后保留至少50%的耐压强度,或者在经受水相稳定性测试之后其耐压强度为至少0.25kg。
  • 使用由天然气和二氧化碳联合重整生成的合成气合成甲醇的方法-200980156368.4
  • 裵钟昱;吴钟赫;全基元;李闰祖;高准皓;宋锡龙;闵季植 - 现代重工业株式会社;韩国化学研究院
  • 2009-09-14 - 2012-01-04 - C07C29/153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由天然气与二氧化碳的联合重整获得的合成气来合成甲醇的方法。首先,通过使用催化剂(Ni/Ce/MgAlOx或Ni/Ce-Zr/MgAlOx)以及能够保持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的预定比率[H2/(2CO+3CO2)=0.85-1.15]的工艺条件,从甲烷的蒸汽二氧化碳重整获得合成气,其中天然气蒸汽重整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同步进行。其次,通过使用所得的合成气以及适于以副产物形成最少来合成甲醇的催化剂(一种催化剂体系,包括预定比率的CuO、ZnO和Al2O3的Cu-Zn-Al氧化物,与由溶胶-凝胶工艺制得的铈-锆氧化物相结合),进行甲醇合成。此外,在甲醇合成的操作之后,将未反应的合成气有效地再循环以提高整体工艺中碳的可利用性(甲烷和CO2可利用性)和能量效率。
  • 一种煤制合成气联产低碳醇和天然气的技术-200910175306.X
  • 孙予罕;王宁;姜东;林明桂;房克功;李德宝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2009-12-07 - 2010-06-16 - C07C29/153
  • 一种煤制合成气联产低碳醇和天然气的技术煤转化技术得到的粗合成气经过气体净化,粗脱硫,精脱硫后得到纯净合成气和甲烷,合成气进入合成醇反应,得到由CH4、CO、H2、CO2和C1-C5烃类组成尾气和液体产物;甲烷直接做为合成天然气使用;液体产物经过热阱分离得到蜡和含油的醇水混合物,含油的醇水混合物经过冷阱分离得到醇水混合物和油;醇水混合物经过分离得到水和醇;尾气进入变压吸附将CH4分离出来直接做为合成天然气使用,脱除CH4后的尾气一部分进入低碳醇合成反应循环使用,另一部分进入甲烷化反应。本发明具有能耗小、工艺简单、操作稳定并易于控制的优点。
  • 一种合成气制低碳醇并联产天然气的耐硫催化工艺-200910175316.3
  • 孙予罕;张明伟;李德宝;姜东;房克功;林明桂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2009-12-07 - 2010-06-16 - C07C29/153
  • 一种合成气制低碳醇并联产天然气的耐硫催化工艺是合成气进行粗脱硫之后与耐硫低碳醇合成催化剂接触进行合成反应,合成产物进行冷凝得到醇水油的液相,CO、H2、CO2、C1-C5烃组成的尾气混合物,尾气混合物一部分进入低碳醇合成反应循环使用,另一部分进入甲烷化反应;醇水油的液相进行油水分离,得到油产品与醇水,醇水混合物再进行醇水分离得到低碳醇与水;低碳醇合成反应的尾气在耐硫甲烷化催化剂和甲烷转化条件下进行甲烷化反应;甲烷化产物进行冷凝,得到油、醇水的液体相和CH4、CO2、CO、H2、C2-C5烃的气体,CH4、CO2、CO、H2、C2-C5烃气体混合物的一部分进入甲烷化反应循环使用;另一部分进入CO2分离装置,分离CO2后即得到SNG。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低碳醇合成工艺和甲烷化工艺有机的耦合在一起,提高了碳利用率,实现了低碳醇和天然气工艺的联产互补的优点。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