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GPS系统附加约束条件的载体姿态测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9509.7 | 申请日: | 200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3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周迅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迅 |
主分类号: | G01S5/02 | 分类号: | G01S5/02;G01S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卫星附加约束条件的载体姿态测量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于姿态测量系统每一条基线,建立线性化载波相位双差模型,并确定整周模糊度;扩展搜索空间,确定三角函数约束和基线长约束;将包含最大和最小边界的约束条件代入搜索过程,得到式模糊度候选值的上、下界;根据搜索过程得到的边界以及原始约束进行比较,选择更小的作为模糊度边界;选出模糊度候选值,如果多于1个,则选择最小残差的两组模糊度候选值进行下一步验证,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候选值为整周模糊度固定解。通过固定解进一步利用姿态测量算法得到载体的姿态。本发明的优势在于减少了搜索次数,减小了噪声的影响,测量精度和成功率显著提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gps 系统 附加 约束条件 载体 姿态 测量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GPS系统附加约束的载体姿态测量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对于GPS姿态测量系统每一条基线,建立线性化载波相位双差模型,y=Aa+Bb+ε (120)式中:y为GPS载波相位“观测减计算”双差观测矢量,a为双差模糊度,b为基线矢量,A和B为系数矩阵,ε为噪声矢量,整周模糊度估计就为求解最优二次方程的整数解:min | | a ^ - a | | Q a ^ - 1 2 , a ∈ Z n - - - ( 124 ) ]]> 式中Q为y的协方差矩阵,根据模糊度搜索空间的定义( a ^ - a ) T Q a ^ - 1 ( a ^ - a ) ≤ χ 2 - - - ( 201 ) ]]> 利用LAMBDA算法中的模糊度降相关Z变换,搜索空间式(201)写作( z ^ - z ) T Q z ^ - 1 ( z ^ - z ) ≤ χ 2 - - - ( 206 ) ]]> 式中:z ^ = Z T a ^ , ]]>Q z ^ = Z T Q a ^ Z ; ]]> 步骤2:扩展搜索空间,确定三角函数约束和基线长约束,以两个天线组成的单基线在当地导航坐标系中的基线矢量为Bt=[Btx Bty Btz]T=[blcosθsinψ blcosθcosψ blsinθ]T (210)式中:θ和ψ分别为基线的俯仰角和航向角,bl为基线长度。将式(210)代入式(120),同时利用转换矩阵
(从ECEF坐标系到当地坐标系)得到φ i = L i tx B tx + L i ty B ty + L i tz B tz + λϵ i - - - ( 211 ) ]]> 式中:
为当地坐标系中的系数,λ是GPS载波波长,φi=λ(yi+ai)(i=1,2,...,m),yi和ai分别为GPS载波相位“观测减计算”双差观测矢量和双差模糊度。根据式(211)和式(210),得到φ i = L i tx b l cos θ sin ψ + L i ty b l cos θ cos ψ + L i tz b l sin θ + λϵ i - - - ( 212 ) ]]>= b l L i t sin ( θ + θ 0 ) + λϵ i ]]> 式中:θ 0 = ( L i tx sin ψ + L i ty cos ψ ) / L i tz , ]]>l i t = ( L i tx sin ψ + L i ty cos ψ ) 2 + ( L i tz ) 2 , ]]> 根据sinψ≤1,cosψ≤1,得到L i t ≤ ( L i tx ) 2 + ( L i ty ) 2 + ( L i tz ) 2 = D i - - - ( 213 ) ]]> 根据式(212),不等式约束为- b l L i t ≤ φ i - λϵ i ≤ b l L i t - - - ( 214 ) ]]> 将式(213)代入式(212),并将边界取整,得到[ - b l D i λ - y i ] ≤ a i ≤ [ b l D i λ - y i ] - - - ( 215 ) ]]> 以(215)作为三角函数约束下的模糊度范围,从式(120)中根据PDOP值选出三个双差方程来确定独立的模糊度,式(120)的基线解为b ‾ = B - 1 Φ - - - ( 216 ) ]]> 式中Φ=[φ1 φ2 φ3]T,根据式(216),基线长度为b l 2 = Φ T G - 1 Φ - - - ( 217 ) ]]> 式中G=BBT,G的Cholesky变换为G=LLT,其中L为下三角阵。令L - 1 = L 11 0 0 L 21 L 22 0 L 31 L 32 L 33 - - - ( 218 ) ]]> 从式(218)得到L - 1 Φ = C 1 C 2 C 3 T = L 11 φ 1 L 21 φ 1 + L 22 φ 2 L 31 φ 1 + L 32 φ 2 + L 33 φ 3 - - - ( 219 ) ]]>b l 2 = C 1 2 + C 2 2 + C 3 2 - - - ( 220 ) ]]> 基线长约束为b l 2 ≥ C 1 2 b l 2 ≥ C 1 2 + C 2 2 b l 2 ≥ C 1 2 + C 3 2 - - - ( 221 ) ]]> 将式(219)代入式(221),得到了当基线长度已知时的模糊度边界。令a i min ≤ a i ≤ a i max - - - ( 222 ) ]]> 式中:
和
分别为第i个模糊度的最小和最大边界。当Lij>0(i,j=1,2,3),这些边界为a 1 min = - b l λL 11 - y 1 , ]]>a 1 max = b l λL 11 - y 1 - - - ( 223 ) ]]>a 2 mim = - b l 2 - [ L 11 φ 1 min ] 2 - L 21 φ 1 max λ L 22 - y 2 ]]> (224)a 2 max = b l 2 - [ L 11 φ 1 min ] 2 - L 21 φ 1 min λ L 22 - y 2 ]]>a 3 min = - b l 2 - [ L 11 φ 1 min ] 2 - L 31 φ 1 max + L 32 φ 2 max λ L 33 - y 3 ]]> (225)a 3 max = - b l 2 - [ L 11 φ 1 min ] 2 - L 31 φ 1 min + L 32 φ 2 min λ L 33 - y 3 ]]> 式中φ i min = λ ( y i + a i min ) , ]]>φ i max = λ ( y i + a i max ) ; ]]> 步骤3:将包含最大和最小边界的约束条件代入式(206)的搜索过程,得到式(208)相应模糊度候选值的上、下界,如果约束不存在,则进行下一历元观测;步骤4:在搜索中,根据步骤3得到的边界以及原始约束进行比较,选择更小的作为模糊度边界;步骤5:根据b l - δb l ≤ | b ~ l | ≤ b l + δb l - - - ( 231 ) ]]> 选出模糊度候选值,式中δbl是给定的阈值,
是计算出的基线长度,如果模糊度候选值多于1个,则选择最小残差的两组模糊度候选值进行下一步验证,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候选值为整周模糊度固定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迅,未经周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1950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