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嗪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作为杀虫剂的新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4470.X | 申请日: | 200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5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梅祥;王德先;敖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251/54 | 分类号: | C07D251/54;C07D251/70;C07D251/56;A01N43/68;A01P7/00;A01P7/04;A01P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任凤华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三嗪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三嗪类衍生物的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两方法:1)将三聚氰氯与仲胺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0-150℃,反应时间为0-100小时。2)将三聚氰氯与伯胺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0-150℃,反应时间为0-100小时,其中,R1、R2、R3、R4、R5、R6为H和C1-C6烷基,得到三嗪类衍生物。本发明提供的三嗪类衍生物,合成方法简便,产品具有很好的杀虫活性,在20mg/L剂量下对红蜘蛛具有很好的灭杀活性,可用于制备农药杀虫剂,低毒,不伤害作物,环境友好,在农药杀虫剂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三嗪类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作为 杀虫剂 用途 | ||
【主权项】:
1.式I所示三嗪类衍生物,
(式I)所述式I结构通式中,R1、R2、R3、R4、R5、R6均选自H和主链碳原子数为C1-C6的烷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8447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碰撞速度表
- 下一篇:一种结构域映射蛋白相互作用组的定量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