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陀螺捷联惯性导航系统阻尼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3104.4 | 申请日: | 200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6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高伟;张义;徐博;奔粤阳;张鑫;李仔冰;龚晶;王武剑;柴永利;付建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1/16 | 分类号: | G01C21/16;G01C2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光纤陀螺捷联惯性导航系统阻尼方法。主要包括:经过初始对准得到载体的初始姿态;测得载体坐标系上的角速度输入和加速度输入;计算初始姿态矩阵;将载体系加速度计输出转化为平台系加速度;得出当前的各速度和角速度值;速度信息进行水平阻尼;计算载体对数学平台系的姿态角速度;使用四元数更新当前的姿态矩阵;输出载体姿态角;进入下一个时间的循环。本发明在系统水平回路的速度信息处加入合适的水平阻尼,以消除系统的舒拉周期振荡以及傅科周期振荡。在地球角速度输入信息处加入合适的方位阻尼网络,以消除系统的24小时周期的地球周期振荡。从而提高船用捷联惯导系统的精度。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陀螺 惯性 导航系统 阻尼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光纤陀螺捷联惯性导航系统阻尼方法,其特征是主要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经过初始对准得到载体的初始姿态;步骤2、由光纤陀螺测得载体坐标系上的角速度输入,由加速度计测得载体坐标系上的加速度输入,得到的角速度为
加速度为
其中ωibb为b系即载体坐标系相对于i系即地球惯性坐标系的角速度向量在b系上的投影;fb载体所受到的非引力加速度向量在b系上的投影;步骤3、利用步骤1中所得到的初始姿态信息计算初始姿态矩阵T,T = cos ( ψ ) cos ( γ ) + sin ( ψ ) sin ( θ ) sin ( γ ) sin ( ψ ) cos ( θ ) cos ( ψ ) sin ( γ ) - sin ( ψ ) sin ( θ ) cos ( γ ) cos ( ψ ) sin ( θ ) sin ( γ ) - sin ( ψ ) cos ( γ ) cos ( θ ) cos ( ψ ) - sin ( ψ ) sin ( γ ) - cos ( ψ ) sin ( θ ) cos ( γ ) - cos ( θ ) sin ( γ ) sin ( θ ) cos ( θ ) cos ( γ ) ]]> 其中,θ、γ、ψ分别为欧拉角意义下的俯仰、横滚和偏航姿态角;步骤4、利用姿态矩阵T将步骤2中所得的载体系加速度计输出转化为平台系加速度fp=Tfb;步骤5、利用步骤1中得到的初始姿态信息,得出当前的各速度和角速度值,其中,速度与位置已知,北向与东向速度投影为Vx和Vy,经纬度为λ与
,![]()
其中,ωie为地球自转角速度,R为地球半径;ωiep为e系即地球坐标系相对于i系的角速度向量在p系即平台坐标系上的投影;ωepp为p系相对于e系的角速度向量在p系上的投影;步骤6、利用前一时刻速度信息通过速度微分方程修正在本时刻速度,并对速度进行积分更新本时刻位置信息,并输出惯导系统计算所得的载体速度和位置信息,速度更新微分方程为:V · x = f x p + ( 2 ω iez p + ω epz p ) V y ]]>V · y = f y p - ( 2 ω iez p + ω epz p ) V x ]]> 经纬度位置计算方程为:![]()
步骤7、将步骤6中输出的速度信息进行水平阻尼,先经过合适的水平阻尼网络H(s),然后再将经过阻尼的速度信息引入捷联惯导系统;将地球角速度信息经过方位阻尼网络Y(s),然后再将经过阻尼的地球角速度信息引入捷联惯导系统,ω ep p = - V y R M H ( s ) V x R N H ( s ) V x R N tan φH ( s ) , ]]>ω ie p = 0 Ω cos φ · Y ( s ) Ω sin φ · Y ( s ) ]]> 所述水平阻尼网络H(s)为:H ( s ) = ( s + 8.50 × 10 - 4 ) ( s + 9.412 × 10 - 2 ) ( s + 8.0 × 10 - 3 ) ( s + 1.0 × 10 - 2 ) ]]> 所述方位阻尼网络Y(s)为:Y ( s ) = 1.669 · s 2 + 7.173 × 10 - 5 s + 21.53 × 10 - 10 s 2 + 12 × 10 - 5 s + 36 × 10 - 10 ]]> 步骤8、利用步骤7所得的各角速度以及步骤2中测得的角速度计算载体对数学平台系的姿态角速度ωpbb,ω pb b = ω ib b + T - 1 ( ω ie p + ω ep p ) ; ]]> 步骤9、利用步骤8中所提供的当前姿态角速度ωpbb使用四元数更新当前的姿态矩阵T,通过更新四元数值对应跟新姿态矩阵T:q · 0 q · 1 q · 2 q · 3 = 1 2 0 - ω pbx b - ω pby b - ω pbz b ω pbx b ω pbz b - ω pby b ω pby b - ω pbz b ω pbx b ω pbz b ω pby b - ω pbx b q 0 q 1 q 2 q 3 ]]> 将计算所得四元数归一化,q 0 q 1 q 2 q 3 = 1 q 0 2 + q 1 2 + q 2 2 + q 3 2 q 0 q 1 q 2 q 3 ]]> 然后更新姿态矩阵T:T = q 0 2 + q 1 2 - q 2 2 - q 3 2 2 ( q 1 q 2 - q 0 q 3 ) 2 ( q 1 q 3 + q 0 q 2 ) 2 ( q 1 q 2 + q 0 q 3 ) q 0 2 - q 1 2 + q 2 2 - q 3 2 2 ( q 2 q 3 - q 0 q 1 ) 2 ( q 1 q 3 - q 0 q 2 ) 2 ( q 2 q 3 - q 0 q 1 ) q 0 2 - q 1 2 - q 2 2 + q 3 2 ; ]]> 步骤10、利用步骤9中所得当前姿态矩阵T得到当前姿态,并输出载体姿态角,θ=arcsinT32γ = arctan - T 31 T 33 ]]>ψ = arctan - T 12 T 22 ]]> 角度修正如下:![]()
步骤11、循环至步骤4进入下一个时间的循环,在每一个系统周期中在步骤6与步骤10的位置输出本时刻载体的姿态,速度和位置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7310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