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调节转速的变扭矩变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1515.0 | 申请日: | 2008-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44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锁 |
主分类号: | F16H37/00 | 分类号: | F16H37/00;F16H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227吉林省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自动调节转速的变扭矩变速器通过至少三组传动机构交替驱动动力输出轴连续转动;通过摆杆上固定的横轴带动传动绳拉动动力输出轴上的单向离合器转动来实现无级调速、且调速范围大;通过摆杆的横轴上固定的扭矩调节凸轮II,支架上铰接的扭矩调节凸轮I,扭矩调节凸轮II与扭矩调节凸轮I通过绳连接,扭矩调节凸轮I同轴上固定的扭矩调节轮通过其上系固的牵引绳与支架上固定的扭矩调节弹簧挂接,使横轴相对动力输入轴中心距随负荷变化而获得相适应的输出扭矩,发动机运行平稳、工作可靠、效率高、不熄火、使用寿命长;当横轴与动力输入轴中心线重合时,动力输出轴停转起到离合器作用,无须另外配置离合器;具有结构更加合理,用途广泛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调节 转速 扭矩 变速器 | ||
【主权项】:
1.一种自动调节转速的变扭矩变速器,它包括支架(31),在支架(31)上至少设置三组传动机构,第一组传动机构是在支架(31)固定的轴座(28)内装有动力输出轴(3),在动力输出轴(3)固定的单向离合器(4a)上装有绳轮(5a),传动绳(7a)的一端系在绳轮(5a)的绳槽上,传动绳(7a)绕接于支架(31)上铰接的导向轮(8a),传动绳(7a)的末端系在横轴(26)上套置的连绳套(29a)上,在绳轮(5a)上固连有涡卷弹簧(6a),涡卷弹簧(6a)的另一端与在支架(31)上固定的涡卷弹簧架(2)连接;第二组传动机构是在动力输出轴(3)同轴固定的单向离合器(4b)上装有绳轮(5b),传动绳(7b)的一端系在绳轮(5b)的绳槽上,传动绳(7b)穿接于双列导向轮(8b)之间,传动绳(7b)的末端系在横轴(26)上套置的连绳套(29b)上,在绳轮(5b)上固连有涡卷弹簧(6b),涡卷弹簧(6b)的另一端与在支架(31)上固定的涡卷弹簧架(2)连接;第三组传动机构是在动力输出轴(3)同轴固定的单向离合器(4c)上装有绳轮(5c),传动绳(7c)的一端系在绳轮(5c)的绳槽上,传动绳(7c)绕接于支架(31)上铰接的导向轮(8c),传动绳(7c)的末端系在横轴(26)上套置的连绳套(29c)上,在绳轮(5c)上固连有涡卷弹簧(6c),涡卷弹簧(6c)的另一端与在支架(31)上固定的涡卷弹簧架(2)连接,在支架(31)上设有动力输入空芯轴(17),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动力输入空芯轴(17)上固定有转动支架(11),在转动支架(11)上固连有支杆(18),支杆(18)的前端与摆杆(13)下端铰接,摆杆(13)上端固定有横轴(26),在横轴(26)上固定有扭矩调节凸轮II(12),绳(1e)的一端系在扭矩调节凸轮II(12)的轴心位置,绳(1e)绕接于转动支架(11)上铰接的导向轮(22d、23e),绳(1e)且与扭矩调节凸轮II(12)相配合,绳(1e)的末端系在动力输入空芯轴(17)内置的轴承(20)外环上,绳(1d)的一端系在轴承(20)内环上,绳(1d)绕接于支架(31)上铰接的导向轮(14f),绳(1d)且与扭矩调节凸轮I(10)相配合,绳(1d)的末端系在扭矩调节凸轮I(10)的轴心位置,扭矩调节凸轮I(10)固定在支架(31)上铰接的轴(24)上,在轴(24)上固定有扭矩调节轮(25),牵引绳(9)的一端系在扭矩调节轮(25)上,牵引绳(9)末端与扭矩调节弹簧(19)挂接,扭矩调节弹簧(19)固定在支架(31)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锁,未经张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2007151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