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其染色体定位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8645.3 | 申请日: | 200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0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祥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迅速发展的DNA分子标记技术促进了小麦抗病基因的标记和作图及其染色体定位。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分子标记筛选始于90年代初,在已报道的67个主效小麦抗白粉病基因中,已对49个基因进行了标记和作图。Biffen(1905)最先报道小麦条锈病抗性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随后有许多抗条锈病基因被鉴定和定位。迄今为止,国际上已命名的抗小麦条锈病主效基因已有37个位点(Yr1-Yr37)的40个主效基因(包括5个复等位基因),已对17个基因进行了标记和作图。 | ||
搜索关键词: | 抗病 基因 分子 标记 及其 染色体 定位 | ||
【主权项】:
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标记RFLP是较早被广泛应用的一类分子标记,是基于Southern杂交的分子标记方法,该技术首先在人类基因组作图中发展起来,以后被广泛用于植物基因组作图;但是,由于RFLP标记对DNA质量要求高、用量大(5~10ug)、操作复杂,通常要接触放射性物质,因而难以直接在育种中应用,为此,Talbert等(1995)提出将RFLP标记转化成基于PCR的STS标记,以方便其在遗传标记和育种中的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祥,未经李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23864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的评价及利用
- 下一篇:茶氨酸的酶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