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臂玻璃基板搬运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11954.7 | 申请日: | 200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9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丛明;徐晓飞;杜宇;姜英;杨明生;穆从义;林远全;奚邦庆;匡小春;邓志勇;李亮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3/00 | 分类号: | B25J3/00;B25J13/00;B25J15/06;B25J18/02;B25J19/00;F16H25/2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工业用机器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臂玻璃基板搬运机器人。其特征是包括Z轴I、θ轴II、R1轴III、R2轴IV、R1轴末端执行器V及R2轴末端执行器VI,具有四个自由度,可实现Z轴升降运动、θ轴旋转运动和R1轴、R2轴直线伸缩运动;各轴运动相互独立,θ轴和R轴采用谐波减速器减速,提高了定位精度;R1轴末端执行器V和R2轴末端执行器VI采用真空夹持技术,其运动中心线位于同一垂直平面内,提高了传输效率。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控制容易、运行平稳、运动惯量小、定位精度和传输效率高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臂 玻璃 搬运 机器人 | ||
【主权项】:
1、一种双臂玻璃基板搬运机器人,包括Z轴(I)、θ轴(II)、R1轴(III)、R2轴(IV)、R1轴末端执行器(V)及R2轴末端执行器(VI),具有四个自由度,Z轴(I)为升降机构,θ轴(II)为旋转机构,R1轴(III)和R2轴(IV)均为直线伸缩机构,安装在Z轴(I)的升降平台(6)上;升降平台(6)上方设旋转平台(24),R1轴(III)和R2轴(IV)安装在旋转平台(24)上;其特征在于:Z轴(I)包括升降电机(5)、传动机构(2、3、4)、滚珠丝杠副(8、9)、两组直线导轨副(11、12)、螺母座(7)、滑块座(13)及升降平台(6);两组直线导轨垂直固定在左侧板(16)、后侧板(15)上,滚珠丝杠(9)通过丝杠支架(1)垂直固定在上顶板(10)、下底板(14)间,且与两组直线导轨(11、12)形成等腰梯形;升降电机(5)通过传动机构与滚珠丝杠(9)相连,丝杠螺母(8)、导轨滑块(12)分别通过螺母座(7)、滑块座(13)与升降平台(6)相连;θ轴(II)包括旋转电机(18)、θ轴谐波减速器(19)、内轴(21)、外轴(20)、外筒(22)和旋转平台(24);外筒(22)固定在升降平台(6)上,外轴(20)固定在外筒(22)上,θ轴谐波减速器(19)与旋转电机(18)固定在外轴(20)上,内轴(21)通过一对正装的圆锥滚子轴承与外轴(20)相连,旋转平台(24)固定在内轴(21)上,旋转电机(18)输出轴通过θ轴谐波减速器(19)与内轴(21)相连;R1轴(III)和R2轴(IV)结构相同,均包括驱动电机(31)、谐波减速器(23)、谐波减速器座(30)、中心轴(29)、轴承连接板(28)、大臂(25)和小臂(27);谐波减速器座(30)固定在旋转平台(24)上,驱动电机(31)与谐波减速器(23)轮固定在谐波减速器座(30)上,中心轴(29)通过一对深沟球轴承与谐波减速器座(30)相连,大臂(25)固定在中心轴(29)上,且大臂(25)通过轴承连接板(28)、交叉滚子轴承与旋转平台(24)相连;大臂(25)通过一级行星轮系(32)与小臂(27)相连,小臂(27)设有二级行星轮系(33);R1轴末端执行器(V)与R2轴末端执行器(VI)结构相同,包括放大器(34)、过渡板(26)、气路盖板(36)、真空吸盘(37)、执行器体(35)、传感器线盖板(38)、导杆(39)和防撞块(40);放大器(34)经执行器体(35)、过渡板(26)与R1轴(III)相连,气路盖板(36)、真空吸盘(37)和传感器线盖板(38)固定在执行器体(35)上,防撞块(40)经导杆(39)与执行器体(35)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理工大学;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1195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