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直接冷却的燃料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1672.7 | 申请日: | 2008-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8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高世萍;闵庆旺;廉锁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10 | 分类号: | H01M8/10;H01M8/02;H01M4/86;H01M8/04;H01M8/2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安宝贵 |
地址: | 116034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接空气冷却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元及其组装结构。电池单元包括二片模压成型的具有流场和该流场背面具有的与流场并行的空气冷却通道的薄金属极板和一片膜电极组件(MEA)。该结构将空气直接冷却通道与单元电池双极板化加以整合,用在氢电堆上,能减少总体的材料使用,有利于降低整个燃料电池系统的体积和造价,进一步提高了燃料电池的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直接 冷却 燃料电池 | ||
【主权项】:
1、一种空气直接冷却的燃料电池,包括由氢流场板(1)、氧流场板(2)和一块膜电极组件MEA(3)构成的一个燃料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氢流场板和氧流场板乃系由模压的金属薄板形成,其上带有孔洞和凹槽,凹槽的背面有相应的凸起,所述的孔洞与膜电极组件MEA上的相应孔洞构成工作气体的公用通道(11、21),凹槽则构成与公用通道口连接的分配槽(12、22),分配槽上连接与其垂直的流场沟(14、24),流场沟的横断面呈瓦楞状,两个电池单元通过流场沟的背面相互接触并形成电池单元之间的冷却空气通道腔(50),通道腔端口的边缘(16、26)上涂有隔热层(41);而在每片金属极板与MEA之间、工作气体通道四周以及对外部的边缘均设置胶线槽(23),槽内填充密封胶线和/或密封粘合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1167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