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油机集成式气门定时连续调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7879.3 | 申请日: | 200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4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群;谢辉;何邦全;赵华;魏罡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L1/344 | 分类号: | F01L1/344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30038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油机集成式气门定时连续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包括:圆形外壳、内置定子、前进腔室、阻滞腔室以及可供工作流体进入或排出的一系列径向孔、轴向孔和凹槽;阻滞腔室、凸轮轴第一环形凹槽、凸轮轴第一径向孔、凸轮轴第一轴向孔、凸轮轴第三径向孔、第四环形凹槽构成一个通路;前进腔室、凸轮轴第二环形凹槽、凸轮轴第二径向孔、凸轮轴第二轴向孔、凸轮轴第三环形凹槽、第四径向孔构成另外一个通路。本发明适用于小型紧凑性汽油机,仅对现有的排气凸轮轴设计作局部的改进,即可实现根据发动机工作状况改变曲轴与凸轮轴之间的角度关系,因此降低了该系统的制造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汽油机 集成 气门 定时 连续 调节 装置 | ||
【主权项】:
1、汽油机集成式气门定时连续调节装置,通过改变相对于汽油机的曲轴和凸轮轴的旋转相位,来改变通过凸轮轴被驱动以打开和关闭的进气门或排气门定时,该调节装置包括:一圆形外壳,包括一周壁和一侧壁,侧壁与周壁为一体,周壁的另一端为开口端;周壁上有从该周壁向内突出的隔壁,该外壳借助从曲轴传送的扭矩进行转动;一布置在该外壳中的内置定子,包括与所述圆形外壳隔壁的前端滑动接触的基本为圆柱形的主体和该主体径向向外突出的叶片,该内置定子与凸轮轴形成一体以便能够一起转动;形成在外壳的隔壁与内置定子叶片之间的前进腔室,向该前进腔室提供工作流体以使凸轮轴沿着前进方向相对于曲轴进行相对转动;形成在外壳的隔壁与内置定子叶片之间的阻滞腔室,向该阻滞腔室提供工作流体以使凸轮轴沿着阻滞方向相对于曲轴进行相对转动;位于内置定子圆柱形主体上连通前进腔室与第二环形凹槽的前进腔室通道;位于内置定子圆柱形主体上连通阻滞腔室与第一环形凹槽的阻滞腔室通道;相互平行的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形成在凸轮轴外周表面与内置定子连接处;以及位于第一环形凹槽底部,轴线与凸轮轴轴线垂直相交的第一径向孔,深度延伸至凸轮轴轴线;位于第二环形凹槽底部,轴线与凸轮轴垂直相交的第二径向孔;位于凸轮轴端面,与凸轮轴具有同一轴线的第一轴向孔,其深度从凸轮轴安装气门定时调解装置的端部至第一径向孔;位于凸轮轴端面,轴线与第一轴向孔轴线平行的第二轴向孔,其深度从凸轮轴安装气门定时调解装置的端部至第二径向孔;第三环形凹槽,形成在排气凸轮轴轴盖与凸轮轴连接处凸轮轴外表面,其深度正好使得其与第二轴向孔连通;第三径向孔,位于凸轮轴外周表面与排气凸轮轴轴盖连接处,轴线与第一轴向孔轴垂直相交,其深度使其与第一轴向孔刚好连通;第四径向孔,位于排气凸轮轴轴盖与凸轮轴连接处的轴盖内表面,正好与第三环形凹槽连通;第四环形凹槽,形成在排气凸轮轴轴盖与凸轮轴连接处的轴盖内表面,正好与第三径向孔连通;凸轮轴第一环形凹槽、凸轮轴第一径向孔、凸轮轴第一轴向孔、凸轮轴第三径向孔、第四环形凹槽构成一个通路;凸轮轴第二环形凹槽、凸轮轴第二径向孔、凸轮轴第二轴向孔、凸轮轴第三环形凹槽、第四径向孔构成另外一个通路;位于圆形外壳周壁另一端的密封挡板,有用来支撑位于凸轮轴的侧面上的不见的轴部的支撑孔并且封闭了圆形外壳的开口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学,未经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5787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宽频全向吸顶天线
- 下一篇:车载式指纹定位防盗器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