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镀制作取样锥的工艺方法及其专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5324.5 | 申请日: | 200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37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9-19 |
发明(设计)人: | 金钦汉;费强;金伟;周建光;姜杰;李明;许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1/02 | 分类号: | C25D1/02;C25D1/10;G01N1/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恩远 |
地址: | 13001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电镀制作取样锥的工艺方法及其专用装置属于仪器科学领域。工艺方法是在电镀液中放置不锈钢取样锥模具为阴极,镍材料的阳极;电镀液成分包括硫酸镍、氯化钠、硼酸;电镀时电流密度2~3安培/分米2;在镍电镀层达到取样锥的厚度之后断开电源,用车床在取样锥模具顶角处车孔,把取样锥模具的底端边缘镀层车掉,使制作好的取样锥与模具分离。装置的结构包括特定形状的阴极1和阳极2,在电镀槽4的下方有加热盘5,在电镀液3中装感温探头7。阴极1由上方有金属杆9、电刷10、绝缘体11与可调速电机12的转轴连接。本发明能制作出超薄取样锥,工艺成熟,成本较低,装置采用单片机控制系统,具有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 制作 取样 工艺 方法 及其 专用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电镀制作取样锥的工艺方法,在电镀槽内放置电解液,电镀液中放置通电的阴极和阳极,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阴极和阳极,是以不锈钢材料的圆锥形取样锥模具为阴极,以镍材料的带有倒圆锥形凹槽的电极为阳极;所说的电镀液,其成分包括有硫酸镍;电镀操作的工艺条件是:温度45~50℃,电流密度2~3安培/分米2;在取样锥模具上的镍电镀层达到取样锥的厚度之后断开电源,再用车床在取样锥模具顶角处车孔,把取样锥模具的底端边缘镀层车掉,使制作好的取样锥与模具分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5532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