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5637.2 | 申请日: | 200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0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强;李一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58 | 分类号: | E04B2/58;E04B1/98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墙体钢筋采用双向双层布置,墙体内布置有边缘暗柱、边缘暗梁和暗支撑,两根边缘暗柱分别位于墙体左右两侧,两根边缘暗梁分别位于墙体上下两端,边缘暗柱的型钢柱沿墙体宽度方向配置,边缘暗梁的型钢梁沿墙体高度方向配置,型钢柱与型钢梁之间采用刚性连接,形成型钢框架;型钢、钢筋和混凝土材料协同工作形成墙体中的斜向防屈曲暗支撑,可以消耗掉大量的地震能量,防止墙体在混凝土材料开裂后形成水平方向的滑移带导致构件耗能性能下降。设计上满足强节点弱构件设计原则;型钢混凝土组合暗支撑可依据实际工程条件设计成X形,人字形或V字形。本发明可大大提高剪力墙结构承载能力和抗震耗能能力,同时也使得构件的延性、刚度等性质得到改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钢 混凝土 组合 剪力 及其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由边缘暗柱(1)、边缘暗梁(2)、暗支撑(3)、墙体(4)组成,墙体(4)中配置有双向双层的水平分布钢筋(41)和竖向分布钢筋(42),水平分布钢筋(41)与竖向分布钢筋(42)之间采用拉接钢筋(43)连接,其特征在于边缘暗柱(1)、边缘暗梁(2)和暗支撑(3)均设置于墙体(4)内,两根边缘暗柱(1)分别位于墙体(4)左、右两侧,两根边缘暗梁(2)分别位于墙体(4)上、下两端,边缘暗柱(1)由型钢柱(11)和钢筋(12)组成,型钢柱(11)沿墙体(4)宽度方向配置,边缘暗梁(2)由型钢梁(21)和钢筋(22)组成,型钢梁(21)沿墙体(4)高度方向配置,型钢柱(11)与型钢梁(21)之间采用刚接连接,形成型钢框架;暗支撑(3)由斜向支撑(31)和钢筋(32)组成,钢筋(32)围绕斜向支撑(31)布置,斜向支撑(31)的两端与型钢框架在节点(5)处铰接或刚接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4563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捻线机锭子制动器
- 下一篇:适用于单级压缩制冷系统中的三元近共沸混合制冷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