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蛋白酶抑制剂的制备和用途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80020894.4 申请日: 2006-06-12
公开(公告)号: CN101193859A 公开(公告)日: 2008-06-04
发明(设计)人: B·麦基崔克;朱晓宁;A·史丹佛 申请(专利权)人: 先灵公司
主分类号: C07D205/06 分类号: C07D205/06;C07D487/04;A61K31/397;A61P31/18;A61P25/28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关立新;李炳爱
地址: 美国新***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式I的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或药物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合物,其中,X为-C(R3R4)-;Y为-N(R5)-;Z为-C(=N-R5′)-;且R1、R2、R3及R4如说明书中所定义;及包含式I的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也公开抑制天冬氨酰蛋白酶的方法,且尤其是治疗心血管疾病、认知及神经退化性疾病的方法及抑制人类免疫缺乏病毒、半胱氨酸蛋白酶、组织蛋白酶D及原虫酶的方法。本发明也公开组合使用式I的化合物与胆碱酯酶抑制剂或覃毒碱拮抗剂治疗认知或神经退化性疾病的方法。
搜索关键词: 蛋白酶 抑制剂 制备 用途
【主权项】:
1.一种具有如下结构式的化合物,结构式I或其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或药物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合物,其中:X为-C(R3R4)-;Y为-N(R5)-;Z为-C(=N-R5′)-;且视需要:(i)R5及R1可连接在一起形成具有1至4个独立选自O、S、N及-N(R)-的杂原子的3-至7-元杂环基、杂环烯基或杂芳基环,其中当所述环为杂环基或杂环烯基时,所述环视需要经1至5个独立选定的R14部分及/或经酮基取代;或(ii)R2及R3可连接在一起形成具有0至4个独立选自O、S、N及-N(R)-的杂原子的3-至7-元环烷基、环烯基、杂环基、杂环烯基、芳基或杂芳基环,其中当所述环为环烷基、环烯基、杂环基或杂环烯基时,所述环视需要经1至5个独立选定的R14部分及/或经酮基取代;或其中R为氢、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环烯基、芳基、芳基烷基、杂环烷基、杂环烷基烷基、杂芳基、杂芳基烷基、芳基环烷基、-OR15、-C(O)R8、-C(O)OR9、-S(O)R10、-S(O)2R10、-C(O)N(R11)(R12)、-S(O)N(R11)(R12)或-S(O)2N(R11)(R12);R1及R2独立地选自下列各基团:H、烷基、芳基烷基、杂芳基烷基、环烷基烷基、杂环烷基烷基、芳基环烷基烷基、杂芳基环烷基烷基、芳基杂环烷基烷基、杂芳基杂环烷基烷基、环烷基、芳基环烷基、杂芳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杂环烷基、杂芳基杂环烷基、烯基、芳基烯基、环烯基、芳基环烯基、杂芳基环烯基、杂环烯基、芳基杂环烯基、杂芳基杂环烯基、炔基、芳基炔基、芳基、环烷基芳基、杂环烷基芳基、杂环烯基芳基、杂芳基、环烷基杂芳基、杂环烷基杂芳基、环烯基芳基、杂环烯基芳基、-OR15、-CN、-C(O)R8、-C(O)OR9、-S(O)R10、-S(O)2R10、-C(O)N(R11)(R12)、-S(O)N(R11)(R12)、-S(O)2N(R11)(R12)、-NO2、-N=C(R8)2及-N(R8)2,前提是,并非两者均选自-NO2、-N=C(R8)2及-N(R8)2;或视需要R1及R2一起形成具有0至4个,优选0-2个独立选自O、S、N及-N(R)-的杂原子的3-至7-元环烷基、环烯基、杂环基或杂环烯基环,其中该环视需要经1至5个独立选定的R14部分及/或经酮基取代;R5及R5′在每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下列各基团:H、OH、-NHR1、-O-烷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杂芳基或-CN;R3及R4独立地选自下列各基团:H、烷基、芳基烷基、杂芳基烷基、环烷基烷基、杂环烷基烷基、芳基环烷基烷基、杂芳基环烷基烷基、芳基杂环烷基烷基、杂芳基杂环烷基烷基、环烷基、芳基环烷基、杂芳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杂环烷基、杂芳基杂环烷基、烯基、芳基烯基、环烯基、芳基环烯基、杂芳基环烯基、杂环烯基、芳基杂环烯基、杂芳基杂环烯基、炔基、芳基炔基、芳基、环烷基芳基、杂环烷基芳基、杂环烯基芳基、杂芳基、环烷基杂芳基、杂环烷基杂芳基、环烯基芳基、杂环烯基芳基、杂环烯基芳基、杂环烯基杂芳基、卤基、-CH2-O-Si(R9)(R10)(R19)、-SH、-CN、-OR9、-C(O)R8、-C(O)OR9、-C(O)N(R11)(R12)、-SR19、-S(O)N(R11)(R12)、-S(O)2N(R11)(R12)、-N(R11)(R12)、-N(R11)C(O)R8、-N(R11)S(O)R10、-N(R11)C(O)N(R12)(R13)、-N(R11)C(O)OR9及-C(=NOH)R8;或视需要,(i)R3及R4连同其所连接的碳形成:a)视需要经1至5个R14部分取代的3至7元环烷基环;或b)视需要经1至5个R14部分取代的具有1个氧原子的3至7元环烷基醚基团;或(ii)R3及R4连同其所连接的碳形成以下多环基团之一:其中:M独立地是-(CH2)-、-S-、-N(R19)-、-O-、-S(O)-、-S(O)2-或-C(O)-;q为0、1或2;A及B独立地是芳基、杂芳基、环烷基、环烯基或杂环基;E为芳基或杂芳基;且F为环烷基、环烯基、杂环基或杂环烯基前提是,环系中不存在相邻的氧及/或硫原子;R8独立地选自下列各基团:H、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环烷基烷基、环烯基、杂环烷基、杂环烷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杂芳基、杂芳基烷基、-OR15、-N(R15)(R16)、-N(R15)C(O)R16、-N(R15)S(O)R16、-N(R15)S(O)2R16、-N(R15)S(O)2N(R16)(R17)、-N(R15)S(O)N(R16)(R17)、  -N(R15)C(O)N(R16)(R17)及-N(R15)C(O)OR16;R9独立地选自下列各基团:H、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环烷基烷基、杂环烷基、杂环烷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杂芳基及杂芳基烷基;R10独立地选自下列各基团:H、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环烷基烷基、环烯基、杂环烷基、杂环烷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杂芳基、杂芳基烷基及-N(R15)(R16);R11、R12及R13独立地选自下列各基团:H、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环烷基烷基、杂环烷基、杂环烷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杂芳基、  杂芳基烷基、-C(O)R8、 -C(O)OR9、 -S(O)R10、-S(O)2R10、 -C(O)N(R15)(R16)、-S(O)N(R15)(R16)、-S(O)2N(R15)(R16)及-CN;R14独立地选自下列各基团:H、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环烷基烷基、环烯基、杂环烷基、杂环烷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杂芳基、杂芳基烷基、卤基、-CN、-OR15、-C(O)R15、-C(O)OR15、-C(O)N(R15)(R16)、-SR15、-S(O)N(R15)(R16)、-S(O)2N(R15)(R16)、-C(=NOR15)R16、-P(O)(OR15)(OR16)、-N(R15)(R16)、-N(R15)C(O)R16、-N(R15)S(O)R16、-N(R15)S(O)2R16、-N(R15)S(O)2N(R16)(R17)、-N(R15)S(O)N(R16)(R17)、 -N(R15)C(O)N(R16)(R17)及-N(R15)C(O)OR16;R15、R16及R17独立选自下列各基团:H、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环烷基烷基、杂环烷基、杂环烷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杂芳基、杂芳基烷基、芳基环烷基、芳基杂环烷基、R18-烷基、R18-环烷基、R18-环烷基烷基、R18-杂环烷基、R18-杂环烷基烷基、R18-芳基、R18-芳基烷基、R18-杂芳基及R18-杂芳基烷基;或R15、R16及R17其中R23共计0至5个取代基,m为0至6且n为1至5;R18为1-5个独立选自下列各基团的取代基:烷基、烯基、炔基、芳基、芳基烷基、芳基烯基、芳基炔基、-NO2、卤基、杂芳基、HO-烷氧基烷基、-CF3、-CN、烷基-CN、-C(O)R19、-C(O)OH、-C(O)OR19、-C(O)NHR20、-C(O)NH2、-C(O)NH2-C(O)N(烷基)2、-C(O)N(烷基)(芳基)、-C(O)N(烷基)(杂芳基)、-SR19、-S(O)2R20、-S(O)NH2、-S(O)NH(烷基)、-S(O)N(烷基)(烷基)、-S(O)NH(芳基)、-S(O)2NH2、-S(O)2NHR19、-S(O)2NH(杂环烷基)、-S(O)2N(烷基)2、-S(O)2N(烷基)(芳基)、-OCF3、-OH、-OR20、-O-杂环烷基、-O-环烷基烷基、-O-杂环烷基烷基、-NH2、-NHR20、-N(烷基)2、-N(芳基烷基)2、-N(芳基烷基)-(杂芳基烷基)、-NHC(O)R20、-NHC(O)NH2、-NHC(O)NH(烷基)、-NHC(O)N(烷基)(烷基)、-N(烷基)C(O)NH(烷基)、-N(烷基)C(O)N(烷基)(烷基)、-NHS(O)2R20、-NHS(O)2NH(烷基)、-NHS(O)2N(烷基)(烷基)、-N(烷基)S(O)2NH(烷基)及-N(烷基)S(O)2N(烷基)(烷基);或相邻碳上的两个R18部分可键联在一起形成R19为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或杂芳基烷基;R20为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芳基、经卤基取代的芳基、芳基烷基、杂芳基或杂芳基烷基;且其中:i)R1、R2、R3及R4中的每一烷基、芳基烷基、杂芳基烷基、环烷基烷基、杂环烷基烷基、芳基环烷基烷基、杂芳基环烷基烷基、芳基杂环烷基烷基、杂芳基杂环烷基烷基、环烷基、芳基环烷基、杂芳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杂环烷基、杂芳基杂环烷基、烯基、芳基烯基、环烯基、芳基环烯基、杂芳基环烯基、杂环烯基、芳基杂环烯基、杂芳基杂环烯基、炔基、芳基炔基、芳基、环烷基芳基、杂环烷基芳基、杂环烯基芳基、杂芳基、环烷基杂芳基、杂环烷基杂芳基、环烯基芳基、杂环烯基芳基;及ii)R、R5、R8、R9、R10、R11、R12、R13及R14中的每一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环烷基烷基、环烯基、芳基环烷基、杂环烷基、杂环烷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杂芳基、杂芳基烷基、烯基及炔基独立未经取代或经1至5个独立选自下列各基团的R21基团取代:烷基、芳基烷基、杂芳基烷基、环烷基烷基、杂环烷基烷基、芳基环烷基烷基、杂芳基环烷基烷基、芳基杂环烷基烷基、杂芳基杂环烷基烷基、环烷基、芳基环烷基、杂芳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杂环烷基、杂芳基杂环烷基、烯基、芳基烯基、环烯基、芳基环烯基、杂芳基环烯基、杂环烯基、芳基杂环烯基、杂芳基杂环烯基、炔基、芳基炔基、芳基、环烷基芳基、杂环烷基芳基、杂环烯基芳基、杂芳基、环烷基杂芳基、杂环烷基杂芳基、环烯基芳基、杂环烯基芳基、卤基、-CN、-OR15、-C(O)R15、-C(O)OR15、-C(O)N(R15)(R16)、-SR15、-S(O)N(R15)(R16)、-CH(R15)(R16)、-S(O)2N(R15)(R16)、-C(=NOR15)R16、-P(O)(OR15)(OR16)、-N(R15)(R16)、-烷基-N(R15)(R16)、-N(R15)C(O)R16、-CH2-N(R15)C(O)R16、-CH2-N(R15)C(O)N(R16)(R17)、-CH2-R15、-CH2N(R15)(R16)、-N(R15)S(O)R16、-N(R15)S(O)2R16、-CH2-N(R15)S(O)2R16、-N(R15)S(O)2N(R16)(R17)、-N(R15)S(O)N(R16)(R17)、-N(R15)C(O)N(R16)(R17)、-CH2-N(R15)C(O)N(R16)(R17)、-N(R15)C(O)OR16、-CH2-N(R15)C(O)OR16、-S(O)R15、-N3、-NO2及-S(O)2R15;且其中R21中的每一烷基、环烯基、环烷基、环烷基烷基、杂环烷基、杂环烷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杂芳基、杂芳基烷基、烯基及炔基独立未经取代或经1至5个独立选自下列各基团的R22基团取代: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环烯基、杂环烷基、芳基、杂芳基、卤基、-CF3、-CN、-OR15、-C(O)R15、-C(O)OR15、  -烷基-C(O)OR15、C(O)N(R15)(R16)、-SR15、-S(O)N(R15)(R16)、-S(O)2N(R15)(R16)、-C(=NOR15)R16、-P(O)(OR15)(OR16)、-N(R15)(R16)、-烷基-N(R15)(R16)、-N(R15)C(O)R16、-CH2-N(R15)C(O)R16、-N(R15)S(O)R16、-N(R15)S(O)2R16、-CH2-N(R15)S(O)2R16、-N(R15)S(O)2N(R16)(R17)、-N(R15)S(O)N(R16)(R17)、-N(R15)C(O)N(R16)(R17)、-CH2-N(R15)C(O)N(R16)(R17)、-N(R15)C(O)OR16、-CH2-N(R15)C(O)OR16、-N3、-NO2、-S(O)R15及-S(O)2R15;或相邻碳上的两个R21或两个R22部分可键联在一起形成且当R21或R22选自下列各基团:-C(=NOR15)R16、-N(R15)C(O)R16、-CH2-N(R15)C(O)R16、-N(R15)S(O)R16 、 -N(R15)S(O)2R16、-CH2-N(R15)S(O)2R16、-N(R15)S(O)2N(R16)(R17)、-N(R15)S(O)N(R16)(R17)、-N(R15)C(O)N(R16)(R17)、-CH2-N(R15)C(O)N(R16)(R17)、-N(R15)C(O)OR16及-CH2-N(R15)C(O)OR16时,R15与R16一起可为C2至C4链,其中视需要1、2或3个环碳可经-C(O)-或-N(H)-置换,且R15及R16连同其所连接的原子形成视需要经R23取代的5至7元环;R23为1至5个独立选自下列各基团的基团: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环烷基烷基、环烯基、杂环烷基、杂环烷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杂芳基、杂芳基烷基、卤基、-CN、-OR24、-C(O)R24、-C(O)OR24、-C(O)N(R24)(R25)、-SR24、-S(O)N(R24)(R25)、-S(O)2N(R24)(R25)、-C(=NOR24)R25、-P(O)(OR24)(OR25)、-N(R24)(R25)、-烷基-N(R24)(R25)、-N(R24)C(O)R25、-CH2-N(R24)C(O)R25、-N(R24)S(O)R25、-N(R24)S(O)2R25、-CH2-N(R24)S(O)2R25、-N(R24)S(O)2N(R25)(R26)、-N(R24)S(O)N(R25)(R26)、-N(R24)C(O)N(R25)(R26)、-CH2-N(R24)C(O)N(R25)(R26)、-N(R24)C(O)OR25、-CH2-N(R24)C(O)OR25、-S(O)R24及-S(O)2R24;且其中R23中的每一烷基、环烷基、环烷基烷基、杂环烷基、杂环烷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杂芳基、杂芳基烷基、烯基及炔基独立未经取代或经1至5个独立选自下列各基团的R27基团取代: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杂芳基、卤基、-CF3、-CN、-OR24、-C(O)R24、-C(O)OR24、烷基-C(O)OR24、C(O)N(R24)(R25)、-SR24、-S(O)N(R24)(R25)、-S(O)2N(R24)(R25)、-C(=NOR24)R25、-P(O)(OR24)(OR25)、-N(R24)(R25)、-烷基-N(R24)(R25)、-N(R24)C(O)R25、-CH2-N(R24)C(O)R25、-N(R24)S(O)R25、-N(R24)S(O)2R25、-CH2-N(R24)S(O)2R25、-N(R24)S(O)2N(R25)(R26)、-N(R24)S(O)N(R25)(R26)、-N(R24)C(O)N(R25)(R26)、-CH2-N(R24)C(O)N(R25)(R26)、-N(R24)C(O)OR25、-CH2-N(R24)C(O)OR25、-S(O)R24及-S(O)2R24;R24、R25及R26独立选自下列各基团:H、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环烷基烷基、杂环烷基、杂环烷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杂芳基、杂芳基烷基、芳基环烷基、R27-烷基、R27-环烷基、R27-环烷基烷基、R27-杂环烷基、R27-杂环烷基烷基、R27-芳基、R27-芳基烷基、R27-杂芳基及R27-杂芳基烷基;或R27为1-5个独立选自下列各基团的取代基:烷基、烯基、炔基、芳基、芳基烷基、-NO2、卤基、-CF3、-CN、烷基-CN、-C(O)R28、-C(O)OH、-C(O)OR28、-C(O)NHR29、-C(O)N(烷基)2、-C(O)N(烷基)(芳基)、-C(O)N(烷基)(杂芳基)、-SR28、-S(O)2R29、-S(O)NH2、-S(O)NH(烷基)、-S(O)N(烷基)(烷基)、-S(O)NH(芳基)、-S(O)2NH2、-S(O)2NHR28、-S(O)2NH(芳基)、-S(O)2NH(杂环烷基)、-S(O)2N(烷基)2、-S(O)2N(烷基)(芳基)、-OH、-OR29、-O-杂环烷基、-O-环烷基烷基、-O-杂环烷基烷基、-NH2、-NHR29、-N(烷基)2、-N(芳基烷基)2、-N(芳基烷基)-(杂芳基烷基)、-NHC(O)R29、-NHC(O)NH2、-NHC(O)NH(烷基)、-NHC(O)N(烷基)(烷基)、-N(烷基)C(O)NH(烷基)、-N(烷基)C(O)N(烷基)(烷基)、-NHS(O)2R29、-NHS(O)2NH(烷基)、-NHS(O)2N(烷基)(烷基)、-N(烷基)S(O)2NH(烷基)及-N(烷基)S(O)2N(烷基)(烷基);R28为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芳基烷基或杂芳基烷基;且R29为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杂芳基或杂芳基烷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灵公司,未经先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8002089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经取代的6,7-二氢-5H-苯并[7]轮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治疗用途-202180084030.3
  • P·贝尔纳代利;M·比安西奥托;Y·埃尔-艾哈迈德;F·哈利;P·穆热诺;F·珀蒂;F·斯洛文斯基;C·泰瑞尔 - 赛诺菲
  • 2021-10-19 - 2023-08-18 - C07D205/06
  • 本发明涉及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和R2表示氢或氘;R3表示氢、‑COOH或‑OH;R3’和R3”表示氢、甲基、甲氧基、氯、氟或氰基;R4和R4’表示氢或氟;R5表示氢、氟或(C1‑C3)烷基;R6表示苯基、稠合苯基、包含5至12个碳原子的双环基团、包含2至9个碳原子并且包含1至3个杂原子的杂芳基、包含3至7个碳原子的环烷基、(C3‑C6)环烷基(C1‑C3)烷基、包含1或2个杂原子的3至8元杂环烷基、(C1‑C6)烷基和苯基(C1‑C2)烷基;X表示‑CH2‑、‑O‑或‑S‑;Y表示‑CH=、‑N=或‑CR”=,其中R”表示(C1‑C3)烷基、卤素、氰基或(C1‑C3)氟烷基;R7表示(C1‑C3)烷基、卤原子、氰基或(C1‑C3)氟烷基;R8表示氢或氟;R9表示氢、(C1‑C3)烷基或环丙基;n为0、1或2;m为0或1。进一步公开了用于制备所述式(I)的化合物的方法、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以及所述式(I)的化合物用作雌激素受体抑制剂和降解剂,特别是用于治疗排卵功能障碍、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骨质疏松症、良性前列腺肥大或炎症。
  • 一种1-二苯甲基氮杂环丁烷-3-酮的合成方法-202211307568.9
  • 张鹏飞;杨少强;徐本全;周广;陈国庆 - 南通华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0-24 - 2023-01-31 - C07D205/06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1‑二苯甲基氮杂环丁烷‑3‑酮的合成方法,涉及医药中间体化合物有机合成领域,本发明舍弃了用三氧化硫吡啶做氧化剂,转而使用三光气和DMSO作为氧化剂。传统的Swern氧化使用草酰氯和DMSO做氧化剂,而草酰氯活性比较高,滴加时操作不方便,还比较危险。由于三光气是固体,较草酰氯使用更为方便,而且三光气中有多个氯原子,使用少量的三光气即可和DMSO生成氯代锍盐,而此氯代锍盐反应条件较为温和,通过实验证明,反应温度在‑20℃到‑10℃原料全部转化完全,后处理操作比较简单,得到的产品纯度比较高。本发明反应完成后无需进行酸中和,不会产生大量废水。
  • 一种3-氧杂氮环丁烷-1-羧酸叔丁酯的制备方法-202111368589.7
  • 肖涵;严浩 - 安徽益多康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2021-11-18 - 2022-02-01 - C07D205/06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氧杂氮环丁烷‑1‑羧酸叔丁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以丙酮、氨水和双氧水为原料,在烷基化试剂和酸的作用下生成氮杂环丁烷‑3‑酮盐酸盐;步骤二、将步骤一获得的氮杂环丁烷‑3‑酮盐酸盐与(Boc)2O和碱以摩尔比1:0.7‑1.2:1.0‑1.5在室温下搅拌反应后,依次经水相调酸并浓缩、残渣萃取、有机相干燥、浓缩后,即得。本发明反应过程简单,步骤少,对设备要求低,反应原料价格低廉;反应条件温和,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 用于合成巴瑞替尼的关键中间体1的制备方法-201711176341.4
  • 钟宝香;邱炳林;陈华栋;李金林;黄志征 - 海化生命(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 2017-11-22 - 2020-03-20 - C07D205/06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合成巴瑞替尼的关键中间体1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3‑二溴‑2,2‑二甲氧基丙烷(SM)、乙磺酰胺(SM2)在碱性条件下反生关环反应,然后在酸性条件下,缩醛脱保护得到中间体B;之后将所得的中间体B在碱性条件下与氰甲基膦酸二乙酯反生witting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1。该方法以商业化的原料SM、乙磺酰胺在碱性条件下反生关环反应,然后在酸性条件下,缩醛脱保护得到中间体B,再通过witting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1;实际仅经过2个合成步骤即得到关键中间体1;相比现有技术大大缩短了合成路线且避免使用了氢化反应,降低了关键中间体1的生产成本。
  • 巴瑞替尼关键原料的制备方法-201911169970.3
  • 不公告发明人 - 刘立敏
  • 2019-11-26 - 2020-02-28 - C07D205/06
  • 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巴瑞替尼的关键原料,1‑(乙基磺酰基)氮杂环丁烷‑3‑酮的制备方法,采用的反应底物为2‑溴‑苯酰氯、苯胺和三乙胺乙基胺、羟基乙酰氯和氯(乙硫基)甲酮,分别在二价钯和高锰酸钾两种催化体系下,制得1‑(乙基磺酰基)氮杂环丁烷‑3‑酮。反应克服了传统方法中制备工艺冗长、成本高、耗时长、产率低的缺陷,采用一步法反应得到中间体1‑(乙基磺酰基)氮杂环丁烷‑3‑酮及其的衍生物,目标产物产率高达55‑65%,极大地缩短了1‑(乙基磺酰基)氮杂环丁烷‑3‑酮的制备路线,提升了1‑(乙基磺酰基)氮杂环丁烷‑3‑酮的制备效果,具有广阔的工业化前景。
  • 芳基氮杂环丁烷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201810451086.8
  • 陆红健;王爽 - 南京大学
  • 2018-05-11 - 2018-09-04 - C07D205/06
  • 本发明涉及芳基氮杂环丁烷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商业化的3‑羟基氮杂环丁烷盐酸盐为原料,它和邻碘甲苯以碘化亚铜催化通过Ullmann偶联来获得3‑羟基‑N‑芳基氮杂环丁烷,然后经过一步Swern氧化得到3‑羰基‑N‑芳基氮杂环丁烷,再经历一步Wittig反应从而得到最终产物3‑亚甲基‑N‑芳基氮杂环丁烷类化合物。本发明原材料价廉易得;单元操作简单,设备要求低,适合快速构建新型氮杂环丁烷类化合物。
  • 一种合成1‑二苯甲基氮杂环丁烷‑3‑酮的工艺方法-201710163316.6
  • 李红军 - 上海昂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17-03-19 - 2017-06-30 - C07D205/06
  • 本发明公开一种合成1‑二苯甲基氮杂环丁烷‑3‑酮的工艺方法,以1‑二苯甲基‑3‑羟基氮杂环丁烷为原料,溶于DMSO中,加入三乙胺,温度降至0‑10℃,分批加入吡啶三氧化硫,室温下搅拌反应2h,TLC检测反应至反应完全,缓慢加入冰水,充分搅拌,加入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并将三次萃取收集的有机相合并,用三分之子体积的饱和食盐水洗三次,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经减压除去有机溶剂得到残留油状物,加入5倍体积的石油醚打浆,有黄色固体析出,过滤,收集固体,即得到1‑二苯甲基氮杂环丁烷‑3‑酮。本发明的方法比传统的swern氧化操作简单,加料种类少;比现有类似文献对最终产物的提纯方法简单,且易于放大生产;本发明溶剂用量小,减少了排放,节约了成本。
  • 蛋白酶抑制剂的制备和用途-200680020894.4
  • B·麦基崔克;朱晓宁;A·史丹佛 - 先灵公司
  • 2006-06-12 - 2008-06-04 - C07D205/06
  • 本发明公开式I的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或药物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合物,其中,X为-C(R3R4)-;Y为-N(R5)-;Z为-C(=N-R5′)-;且R1、R2、R3及R4如说明书中所定义;及包含式I的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也公开抑制天冬氨酰蛋白酶的方法,且尤其是治疗心血管疾病、认知及神经退化性疾病的方法及抑制人类免疫缺乏病毒、半胱氨酸蛋白酶、组织蛋白酶D及原虫酶的方法。本发明也公开组合使用式I的化合物与胆碱酯酶抑制剂或覃毒碱拮抗剂治疗认知或神经退化性疾病的方法。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