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制半导体单晶的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53649.5 | 申请日: | 2006-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958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5-09 |
发明(设计)人: | 姚奎鸿;朱成良;祝洪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15/00 | 分类号: | C30B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连寿金 |
地址: | 310018***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拉制半导体单晶的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激磁线圈(3)的上端部、第二激磁线圈(4)下端部、第一激磁线圈和第二激磁线圈之间分别设置一个环状导磁体(5、6、7),在第一激磁线圈(3)和第二激磁线圈(4)的外侧设置一个筒状导磁体(8),同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优点是:1)采用这种磁场结构后,在相同激磁线圈和通电电流的条件下,在坩埚侧壁液面处,磁场强度增强50%以上,或者在相同磁场强度下,电耗节省50%以上;2)同时有助于改善单晶生长条件和提高单晶质量,如掺杂剂在单晶内分布均匀,含氧量降低。 | ||
搜索关键词: | 拉制 半导体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拉制半导体单晶的装置,包括拉晶炉膛(1),石英坩埚(2),炉膛外侧上下设有两个同轴布置的激磁线圈,其第一激磁线圈(3)和第二激磁线圈(4)通电电流方向相反,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激磁线圈的上端部、第二激磁线圈(4)下端部、第一激磁线圈和第二激磁线圈之间分别设置一个环状导磁体(5,6,7),在第一激磁线圈(3)和第二激磁线圈(4)的外侧设置一个筒状导磁体(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5364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