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分子基电子器件及其操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111538.0 | 申请日: | 200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983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H59/00 | 分类号: | H01H59/00;G12B21/00;G12B21/02;C07C323/12;C07D295/088;C07D21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分子电子器件和纳米机电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动态分子器件的构造和操作方法。该器件可以兼具开关功能和整流功能。工作原理基于电学和分子力学的综合运用,将力学中的杠杆原理和电场诱导固有偶极子的取向效应相结合,利用外加电场的强度和方向来实现电子器件的开关功能和二极管功能,可作为新一代信息处理和逻辑运算的核心元件。本发明提出的电子器件是一种动态分子基器件,因此可以看作一种分子尺度的纳米机电系统(molecular nan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简称M-NEMS)。本发明提出的器件结构和工作模式对于分子马达的构建以及纳米尺度分子状态的控制和力学传输有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分子 电子器件 及其 操作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动态分子基电子器件,其特征在于由绝缘基底、底电极、有机单分子层膜、真空间隙和顶电极5部分组成,其中,底电极置于绝缘基底之上,有机单分子层膜置于底电极之上,真空空间隙位于处于有机单分子层膜和上电极之间,宽度为隧道距离或稍大于隧道距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11153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