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接甲醇型燃料电池及其防止燃料极溶出方法、质量管理方法、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480008388.4 | 申请日: | 2004-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768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5-03 |
发明(设计)人: | 奥山良一;藤田幸雄;渡边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 |
主分类号: | H01M8/04 | 分类号: | H01M8/04;H01M8/06;H01M4/88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武玉琴;王继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可监视直接甲醇型燃料电池的燃料极材料向燃料中的溶出。溶出是由于在2M以上的高浓度燃料中和80℃以上的运行温度下,燃料极中的全氟磺酸聚合物溶出到燃料中而产生的,电极催化剂溶出到燃料中而导致特性恶化。将燃料电池的运行条件限制在燃料浓度低于2M,运行温度在80℃以下以防止溶出,并在制造燃料电池时评价其溶出特性,以实施质量管理。还可根据燃料的颜色等,检测出是否发生溶出,当发生溶出时将运行温度和燃料浓度的上限降低,以防止进一步的溶出。 | ||
搜索关键词: | 直接 甲醇 燃料电池 及其 防止 燃料 极溶出 方法 质量管理 运行 | ||
【主权项】:
1.一种防止直接甲醇型燃料电池的燃料极溶出的方法,该直接甲醇型燃料电池包括燃料极、空气极及夹在它们之间的质子导电性高分子固体电解质膜,所述燃料极和空气极含有至少是贵金属或把贵金属放置在碳上构成的电极催化剂及质子导电性高分子固体电解质,通过向所述燃料极一侧提供甲醇和水作为燃料,向所述空气极一侧提供空气中的氧来发电,所述防止燃料极溶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使提供给燃料电池的燃料中的甲醇浓度小于2M,防止质子导电性高分子固体电解质及电极催化剂从燃料极向燃料中的溶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杰士汤浅,未经株式会社杰士汤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8000838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