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取代的烟酸酯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480004908.4 申请日: 2004-03-05
公开(公告)号: CN1753872A 公开(公告)日: 2006-03-29
发明(设计)人: D·A·杰克逊;M·C·鲍丹 申请(专利权)人: 辛根塔参与股份公司
主分类号: C07D213/79 分类号: C07D213/79;C07D213/80;C07D405/12;C07D409/12;C07D401/12;C07D413/12;C07D417/12;C07D401/06;C07D401/08;C07D417/06;C07D417/08;C07D413/06;C07D413/08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张敏
地址: 瑞士*** 国省代码: 瑞士;CH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涉及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取代基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该方法包括使式II化合物,其中R3是C1-C8烷基或C3-C6环烷基和R4和R05如权利要求1中对式I所定义,与式III化合物,其中R,R1,R2和X1如权利要求1中对式I所定义,在质子源的存在下于惰性溶剂中反应。
搜索关键词: 取代 烟酸 制备 方法
【主权项】:
1.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R是C1-C6烷基;R05是氢,C1-C3烷基,C1-C3卤代烷基或C1-C3烷基-C1-C3烷氧基;R1是C1-C6亚烷基,C3-C6亚烯基或C3-C6亚炔基链,它们可以被卤素和/或R5取代一次或多次,所述链中的不饱和键不直接与取代基X1相连;R4是C1-C4卤代烷基;X1是氧,-O(CO)-,-(CO)O-,-O(CO)O-,-N(R6)-O-,-O-NR17-,硫,亚磺酰基,磺酰基,-SO2NR7-,-NR18SO2-,-N(SO2R18a)-,-N(R18b)C(O)-或-NR8-;R18a是C1-C6烷基;R2是氢或C1-C8烷基,或者是可以被取代基取代一次或多次的C1-C8烷基,C3-C6烯基或C3-C6炔基,所述取代基选自卤素,羟基,氨基,甲酰基,硝基,氰基,巯基,氨基甲酰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羰基,C2-C6烯基,C2-C6卤代烯基,C2-C6炔基,C2-C6卤代炔基,C3-C6环烷基,卤素取代的C3-C6环烷基,C3-C6烯氧基,C3-C6炔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C3-C6卤代烯氧基,氰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磺酰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羰基,C1-C6烷硫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C1-C6卤代烷硫基,C1-C6卤代烷基亚磺酰基,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环氧乙烷基(其又可以被C1-C6烷基取代),(3-氧杂环丁烷基)氧基(其又可以被C1-C6烷基取代),苄氧基,苄硫基,苄基亚磺酰基,苄基磺酰基,C1-C6烷基氨基,二(C1-C6烷基)氨基,R9S(O)2O-,R10N(R11)SO2-,硫氰基,苯基,苯氧基,苯硫基,苯基亚磺酰基和苯磺酰基;含有苯基-或苄基-的基团本身可以被一个或多个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卤素,氰基,羟基或硝基取代,或者R2是苯基,它可以被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卤素,氰基,羟基或硝基取代一次或多次;或者R2是C3-C6环烷基,C1-C6烷氧基-或C1-C6烷基-取代的C3-C6环烷基,3-氧杂环丁烷基或C1-C6烷基-取代的3-氧杂环丁烷基;或者R2是三至十元单环或稠合双环的环系统,所述环系统可以是芳香的、部分饱和的或完全饱和的,并且可以含有1至4个选自氮、氧、硫的杂原子,和/或可以含有基团-C(=O)-,-C(=S)-,-C(=NR19)-,-(N=O)-,-S(=O)-或-SO2-,所述环系统直接连接于所述取代基X1或者通过C1-C4亚烷基,C2-C4亚烯基,C2-C4亚炔基,-N(R12)-C1-C4亚烷基,-O-C1-C4亚烷基,-S-C1-C4亚烷基,-SO-C1-C4亚烷基或-SO2-C1-C4亚烷基连接于所述取代基X1,并且每一个环系统含有不超过2个氧原子和不超过2个硫原子,和每一个环系统本身可以被以下基团取代一次和多次: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2-C6烯基,C2-C6卤代烯基,C2-C6炔基,C2-C6卤代炔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C3-C6烯氧基,C3-C6炔氧基,巯基,氨基,羟基,C1-C6烷硫基,C1-C6卤代烷硫基,C3-C6烯硫基,C3-C6卤代烯硫基,C3-C6炔硫基,C1-C3烷氧基-C1-C3烷硫基,C1-C4烷基羰基-C1-C3烷硫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3烷硫基,氰基-C1-C3烷硫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卤代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氨基磺酰基,C1-C2烷基氨基磺酰基,N,N-二(C1-C2烷基)氨基磺酰基,二(C1-C4烷基)氨基,卤素,氰基,硝基或苯基,苯基基团本身又可以被羟基,C1-C6烷硫基,C1-C6卤代烷硫基,C3-C6烯硫基,C3-C6卤代烯硫基,C3-C6炔硫基,C1-C3烷氧基-C1-C3烷硫基,C1-C4烷基羰基-C1-C3烷硫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3烷硫基,氰基-C1-C3烷硫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卤代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氨基磺酰基,C1-C2烷基氨基磺酰基,N,N-二(C1-C2烷基)氨基磺酰基,二(C1-C4烷基)氨基,卤素,氰基或硝基取代,杂环中氮原子上的取代基不能是卤素;R5是羟基,C1-C6烷氧基,C3-C6环烷氧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或C1-C2烷基磺酰氧基;R6,R7,R8,R9,R10 R11,R12,R17,R18和R18b彼此独立地是氢,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羰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被C1-C6烷氧基取代的C1-C6烷氧基-C1-C6烷基,苄基或苯基,苯基和苄基本身又可以被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卤素,氰基,羟基或硝基取代一次和多次;当R9是氢,C1-C6烷氧基羰基或C1-C6烷基羰基时,R6不为氢;或者基团-R1-X1-R2一起是C1-C6烷基,C2-C6烯基,C2-C6卤代烯基,C2-C6-炔基,C2-C6卤代炔基,C3-C6环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C1-C6烷硫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C1-C6卤代烷基,C1-C6卤代烷硫基,C1-C6卤代烷基亚磺酰基,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羰基,C1-C6烷基氨基,二(C1-C6烷基)氨基,C1-C6烷基氨基磺酰基,二(C1-C6烷基)氨基磺酰基,-NH-S-R13,-N-(C1-C4烷硫基)-R13,-NH-SO-R14,-N-(C1-C4烷基磺酰基)-R14,-NH-SO2-R15,-N-(C1-C4烷基磺酰基)-R15,硝基,氰基,卤素,羟基,氨基,甲酰基,硫氰基-C1-C6烷基,氰基-C1-C6烷基,环氧乙烷基,C3-C6烯氧基,C3-C6炔氧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氰基-C1-C6烯氧基,C1-C6烷氧基羰基氧基-C1-C6烷氧基,C3-C6炔氧基,氰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硫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氧基,C1-C6卤代烷基磺酰氧基,苯基,苄基,苯氧基,苯硫基,苯基亚磺酰基,苯磺酰基,苄硫基,苄基亚磺酰基或苄基磺酰基,所述苯基基团可以被卤素,甲基,乙基,三氟甲基,甲氧基或硝基取代一次或多次;或者所述基团-R1-X1-R2一起是三至十元单环或稠合双环的环系统,所述环系统可以是芳香的、部分饱和的或完全饱和的,并且可以含有1至4个选自氮、氧、硫的杂原子,和/或可以含有一个或两个选自-C(=O)-,-C(=S)-,-C(=NR20)-,-(N=O)-,-S(=O)-和-SO2-的基团,所述环系统可以经由碳原子直接相连于所述吡啶环或者通过C1-C4亚烷基,C2-C4亚烯基或C2-C4亚炔基链经由碳原子或氮原子连接于所述吡啶环,并且每一个环系统可含有不超过2个的氧原子和不超过2个的硫原子,和每一个环系统本身可以被取代基取代一、二或三次,所述取代基选自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3-C6烯基,C3-C6卤代烯基,C3-C6炔基,C3-C6卤代炔基,C3-C6-环烷基,羟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C3-C6烯氧基,C3-C6炔氧基,巯基,C1-C6烷硫基,C1-C6卤代烷硫基,C3-C6烯硫基,C3-C6卤代烯硫基,C3-C6炔硫基,C1-C3烷氧基-C1-C3烷硫基,C1-C3烷基羰基-C1-C3烷硫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3烷硫基,氰基-C1-C3烷硫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卤代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氨基磺酰基,C1-C2烷基氨基磺酰基,二(C1-C6烷基)氨基磺酰基,C1-C3亚烷基-R16,氨基,C1-C6烷基氨基,C1-C6烷氧基氨基,二(C1-C6烷基)氨基,(N-C1-C6烷基)-C1-C6烷氧基氨基,卤素,氰基,硝基,苯基,苄氧基和苄硫基,苯基,苄氧基和苄硫基本身在苯环上又可以被C1-C3烷基,C1-C3卤代烷基,C1-C3烷氧基,C1-C3卤代烷氧基,卤素,氰基或硝基取代,并且杂环中的氮原子上的取代基不为卤素;R13是N(H)-C1-C6烷基,N(H)-C1-C6烷氧基,N-(C1-C6烷基)-C1-C6烷基,N-(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3-C6烯基,C3-C6卤代烯基,C3-C6炔基,C3-C6卤代炔基,C3-C6环烷基或苯基,苯基本身又可以被C1-C3烷基,C1-C3卤代烷基,C1-C3烷氧基,C1-C3卤代烷氧基,卤素,氰基或硝基取代;R14是N(H)-C1-C6烷基,N(H)-C1-C6烷氧基,N-(C1-C6烷基)-C1-C6烷基,N-(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3-C6烯基,C3-C6卤代烯基,C3-C6炔基,C3-C6卤代炔基,C3-C6环烷基或苯基,苯基本身又可以被C1-C3烷基,C1-C3卤代烷基,C1-C3烷氧基,C1-C3卤代烷氧基,卤素,氰基或硝基取代;R15是N(H)-C1-C6烷基,N(H)-C1-C6烷氧基,N-(C1-C6烷基)-C1-C6烷基,N-(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3-C6烯基,C3-C6卤代烯基,C3-C6炔基,C3-C6卤代炔基,C3-C6环烷基或苯基,苯基本身又可以被C1-C3烷基,C1-C3卤代烷基,C1-C3烷氧基,C1-C3卤代烷氧基,卤素,氰基或硝基取代;R16是C1-C3烷氧基,C2-C4烷氧基羰基,C1-C3烷硫基,C1-C3烷基亚磺酰基,C1-C3烷基磺酰基或苯基,苯基本身又可以被C1-C3烷基,C1-C3卤代烷基,C1-C3烷氧基,C1-C3卤代烷氧基,卤素,氰基或硝基取代;和R19和R20彼此独立地是氢,羟基,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氰基,C1-C6烷基羰基,C1-C6烷氧基羰基或C1-C6烷基磺酰基;该方法包括使式II化合物其中R3是C1-C8烷基或C3-C6环烷基和R4和R05如式I中所定义,与式III化合物其中R,R1,R2和X1如式I中所定义,在质子源的存在下于惰性溶剂中反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辛根塔参与股份公司,未经辛根塔参与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8000490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镍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在检测农残草甘膦中的应用-202210703816.5
  • 金俊成;杨德超;卢月;王润;张子月 - 皖西学院
  • 2022-06-21 - 2023-10-10 - C07D213/79
  •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镍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在检测农残草甘膦中的应用,所述合成方法包括向反应容器中加入2,2':6',2"‑三联吡啶‑4,4',4"‑三甲酸、六水合乙酸镍和溶剂,将所得混合液进行水热反应,待反应结束后,降温析出晶体,分离并收集晶体,干燥,得到镍化合物;结合实践可知,基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合成得到的镍化合物与纳米金相结合来修饰玻碳电极,修饰后的AuNPs/镍化合物/GCE传感器对农药草甘膦的检测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高的稳定性和灵敏性以及宽的检测范围。
  • 一种荧光发光的稀土超分子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202310647037.2
  • 马建平;李娜娜;张瑞琼;靳国霞 - 山东师范大学
  • 2023-05-31 - 2023-09-01 - C07D213/79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发光的稀土超分子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发光材料领域。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配位端基为2‑吡啶甲酸甲酯的有机配体,所述有机配体的化学结构式如L所示:L。荧光发光的稀土超分子配合物的化学结构式如1所示:其中,M为Tb、Er、Dy、Yb、Y中的一种,n为1,2,3。六种稀土金属超分子配合物均形成带有二甲胺阳离子的负电性框架。且所述有机配体L和Eu(III)、Tb(III)、Er(III)、Dy(III)、Yb(III)、Y(III)六种稀土超分子配合物均具有荧光发光的性能。
  • 一种近红外比率荧光探针及其应用-202310534443.8
  • 江杰;宋琪;张永强 - 山东大学
  • 2023-05-10 - 2023-08-15 - C07D213/79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比率荧光探针及其应用,属于探针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氢键锚定的传感策略,研制了一种对N2H4具有比率荧光和比色响应的近红外(NIR)荧光探针CDM‑1。在本发明中,首次利用探针的吡啶单元与肼的H原子形成氢键靶向分析物,产生分子内六元环亲核进攻以释放荧光团,从而保证了高选择性和灵敏度,检测限为0.3ppb。该探针已成功加载到试纸条上,以检测N2H4蒸汽。此外,本发明还证明了CDM‑1在监测活细胞中典型药物INH代谢物的外源性和内源性N2H4方面的潜在生物学价值。
  • 一种金属镍羟基吡啶羧酸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制甲酸应用-202110068614.3
  • 杨建红;李小年;杜雪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2021-01-19 - 2023-08-15 - C07D213/79
  • 本发明涉及金属有机配合物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金属镍羟基吡啶羧酸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制甲酸应用。该金属镍羟基吡啶羧酸配合物分子式为C12H12N2NiO8,合成方法为:将2‑氯吡啶‑6‑甲酸与六水合氯化镍在溶剂热条件下由两分子2‑氯吡啶‑6‑甲酸转化成两分子2‑羟基吡啶‑6‑甲酸,再与六水合氯化镍中的镍离子反应得到蔚蓝色的块状晶体。本发明所得金属镍羟基吡啶羧酸配合物结构新颖、合成方法独特,而且具有一定的光催化效果,可以作为一种廉价光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催化还原为甲酸。本发明操作方法简单,在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一种有机-无机杂化杂多酸固体增粘剂、制备方法及脱醇型硅酮胶-202211221791.1
  • 程继业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2-10-08 - 2023-08-11 - C07D213/79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无机杂化杂多酸固体增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偏硅酸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加钨酸钠充分搅拌溶解后,缓慢滴加HCl溶液,过滤后的溶液低温放置,而后过滤得到白色粉末前驱体Na9[β‑SiW9O34H]·23H2O,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后备用;取Na9[β‑SiW9O34H]·23H2O与含氨基吡啶的羧酸类物质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调节pH值至1.0后放置,晶体粉末析出完全后过滤并洗涤、干燥,即得到有机‑无机杂化杂多酸固体增粘剂(C6H6N2O2)9[β‑SiW9O34H]·23H2O。本发明制备的有机‑无机杂化杂多酸固体增粘剂用于脱醇型硅酮胶中,可与硅酮胶中的极性基团相互作用提升交联内聚力,还对待粘接材料具有静电吸引作用和锚定作用,从而提升硅酮胶对PPA等低表面能难粘材质的粘接效果。
  • 一类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染料的聚电解质组装体及其制备方法、应用-202310267856.4
  • 郭志前;姚永康;燕宸旭;罗昕宇;刘强;戴瑞龙;孙楚阳;赵兴源;朱为宏 - 华东理工大学
  • 2023-03-20 - 2023-08-04 - C07D213/79
  •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染料的聚电解质组装体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所述染料为具有双齿配体的聚集诱导发光染料,为式Ⅰ所示结构。该染料以喹啉腈衍生物作为聚集诱导发光单元,以间苯二甲酸及其衍生物作为配位单元,使其具有近红外荧光发射、大斯托克斯位移、优异的金属配位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诸多优点,能够构建稳定的聚电解质组装体。所述染料通过配位作用和静电作用,与阳离子‑中性嵌段聚合物、金属离子组装,构建聚电解质组装体。通过配位不同的功能性金属离子,聚电解质组装体能够实现多模式成像一体化。这类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染料的聚电解质组装体,已成功用于肿瘤小鼠的在体实时成像。
  • 一种2-吡啶甲酸甲酯的制备方法-202310401026.6
  • 高令峰;荣冉;周妍;冯晓宁;张守成;孙旭;张启龙;郑庚修;高广东 - 济南大学
  • 2023-04-14 - 2023-07-07 - C07D213/79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2‑吡啶甲酸甲酯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学合成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2‑吡啶甲酸甲酯的合成方法是以铜石墨烯复合材料为催化剂,吡啶与氯甲酸甲酯加热反应,并通过萃取等后处理得到2‑吡啶甲酸甲酯。所用的铜石墨烯复合材料由氧化石墨烯和三水合硝酸铜溶液,通过化学还原法将铜和氧化石墨烯还原后经煅烧处理而制得。本发明采用无溶剂合成工艺,具有操作流程简单,催化剂可回收利用,产品提纯方便,得到的产品纯度高的优点。
  • 一种去除氯氨吡啶酸中毒莠定的方法-202310058122.5
  • 张鹏;笪涛;何波;程柯 - 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1-19 - 2023-04-18 - C07D213/79
  •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除氯氨吡啶酸中毒莠定的方法。具体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含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氯氨吡啶酸水溶液,使所得氯氨吡啶酸水溶液析晶,固液分离,即得固体产品。该方法能够显著降低氯氨吡啶酸产品中毒莠定的含量,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纯度和收率。并且该方法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流程简单,不引入新的杂质,也无需使用特殊材料或设备,降低了氯氨吡啶酸的生产成本,具有显著的进步和应用价值。
  • 一种新型吡啶羧酸类配体及其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制备-202211607945.0
  • 刘涛;邹少爽 - 山东师范大学
  • 2022-12-14 - 2023-03-28 - C07D213/79
  • 本发明涉及光致发光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吡啶羧酸类配体及其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制备。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敏化稀土离子发光的吡啶羧酸类配体的制备方法,基于该化合物为配体制备了具有高稳定性的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本发明所述的新型的吡啶羧酸类配体为:甲基丙烯酸‑2‑(6‑脲基吡啶羧酸)‑乙酯,简称UPA;以UPA为配体,通过荧光滴定法分别研究确定了水溶液中UPA与稀土离子Eu3+和Tb3+配位数,UPA敏化稀土离子发光,制备得到稀土配合物。该发光材料荧光性能好,纯度高,颜色鲜亮,寿命长,在节能环保、电子信息、农业、医学等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应用前景广阔。
  • 一种吡啶甲酸铬母液的回收处理方法-202211472846.6
  • 张国庆 - 四川尚元惠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1-21 - 2023-03-14 - C07D213/79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吡啶甲酸铬母液的回收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载体加入到含吡啶甲酸铬母液的搅拌釜中,开动搅拌搅匀;在将溶液中加入抗结剂,继续搅拌均匀;在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继续搅拌均匀;处理后的溶液置于喷雾干燥塔中喷雾干燥,得到吡啶甲酸铬预混小料产品。工艺过程安全可靠,可操作性强,能够充分回收吡啶甲酸铬母液中的吡啶甲酸铬,并回收使用。
  • 铁羟基吡啶羧酸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制一氧化碳应用-202110069983.4
  • 徐全清;李娘修 - 云南师范大学
  • 2021-01-19 - 2022-12-06 - C07D213/79
  • 本发明涉及金属配位化合物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铁羟基吡啶羧酸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制一氧化碳应用。该铁羟基吡啶羧酸配合物,其分子式为C12H12FeN2O8,合成方法为:6‑羟基吡啶‑2‑羧酸与六水合三氯化铁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得到黄色块状晶体。本发明所得配合物可作为一种廉价光催化剂,把二氧化碳催化转变为一氧化碳且催化效果较好。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方便易实施,产物纯度和产率均较高,在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一种氨氯吡啶酸的连续化生产方法-202110302526.5
  • 李志清;徐延磊;赵广理;齐宝悦;尹凤祥 - 山东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2021-03-22 - 2022-11-18 - C07D213/79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氯吡啶酸的连续化生产方法,以四氯吡啶酸为原料,经过成盐、氨化、酸化得到产品氨氯吡啶酸,其中本发明氨化反应在塔式反应器中连续化进行,所述塔式反应器中设有反应区和汽提脱氨区,催化剂层设置在反应区,四氯吡啶酸盐和氨气连续通入塔式反应器中,在反应区进行氨化反应。本发明避免了传统工艺路线中的大容量釜式工艺,降低了反应的安全风险;同时因催化剂催化缩短了反应时间,降低了副反应的发生,更绿色、高效、安全可靠。本发明整体工艺简便,反应条件温和,通过调整反应条件,所得产品收率高,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 含配位单元的联萘轴手性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202210936811.7
  • 张志鹏;岑守义;申阿慧 - 华东理工大学
  • 2022-08-05 - 2022-09-30 - C07D213/79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配位单元的联萘轴手性配体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络合物和其在不对称合成手性联萘酚衍生物、联萘胺衍生物和联萘酚胺衍生物中的应用。该含配位单元A的联萘轴手性配体具有以下通式(Ⅰ)的结构:配位单元A选自通式1a、通式1b、通式1c以及通式1d中的一种。本发明的含配位单元的联萘轴手性配体与过渡金属铜盐在反应体系中形成催化剂,催化联萘酚(BINOL)、联萘酚胺(NOBIN)和联萘胺(BINAM)及其衍生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反应,表现出了良好到优秀的收率和良好到优秀的对映选择性和反应底物的普适性,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本发明属于不对称合成化学领域。
  • 一种基于微通道技术快速制备3-氯吡啶-2-甲酸的方法-202210652399.6
  • 王雷;张鹏;郑子圣;张宇超;张奇;胡相龙 - 都创(重庆)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6-08 - 2022-09-20 - C07D213/79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通道技术快速制备3‑氯吡啶‑2‑甲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3‑氯吡啶溶液和有机金属试剂泵入第一微通道反应器中,反应生成3‑氯吡啶‑2‑M活性中间体;将活性中间体通入第二微通道反应器中,与CO2气体混合反应生成羧酸盐,产物经酸化后得到产品3‑氯吡啶‑2‑甲酸。本发明通过耦合微通道连续流技术,为3‑氯吡啶‑2‑甲酸的制备提供了一种安全稳定、环保高效、成本低廉、条件温和的合成方法,将传统釜式反应改进为连续化工艺,大大降低了有机金属试剂反应的危险等级,使反应在安全可控、稳定高效的连续化条件下获得高转化率的3‑氯吡啶‑2‑羧酸产品,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