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49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复数神经网络的辐射源识别系统-CN202111453751.5有效
  • 马贤;邵怀宗;甘家彦;林静然;史白;利强;潘晔 - 电子科技大学
  • 2021-12-01 - 2023-06-16 - G06F18/00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数神经网络的辐射源识别系统,其硬件部署系统包括射频数据采集模块、上位机控制模块以及可重构复数网络模块。射频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辐射源数据并将数据传送至上位机控制模块;上位机控制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数据量化,并且实时显示识别结果;可重构复数网络模块用于对目标辐射源进行实时识别,以提高识别运算效率。其中可重构复数网络模块采用HLS技术和PYNQ框架,减少了硬件资源消耗和功耗,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使得系统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电磁环境,解决了辐射源识别系统端侧部署困难,不便于携带的难题。
  • 一种基于复数神经网络辐射源识别系统
  • [发明专利]基于孪生网络的小样本辐射源识别方法-CN202310059098.7在审
  • 孙国敏;傅钟祺;林静然;邵怀宗;潘晔;利强 - 电子科技大学
  • 2023-01-20 - 2023-05-09 - G06F18/24
  • 本发明针对小样本环境下神经网络难以获取足够的数据,正负样本失衡训练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基于孪生网络的小样本辐射源识别方法,使用数据组合进行数据拓展,同时使用传统信号处理的域变换来进行数据增强,使数据集的样本量得到了几乎平方级别的提升。同时,本发明采用孪生网络作为神经网络的结构,贴合拓展后的数据结构。使用平衡对比误差代替概率控制网络训练样本对输入并以二元组全遍历组织数据集,避免正负样本失衡导致网络训练的偏移。之后,将待判决样本的孪生网络输出特征向量与各类别特征中心做对比得到该样本属于每一类辐射源的概率,即利用特征中心对样本进行分类,降低判决的抖动,判决速度快。
  • 基于孪生网络样本辐射源识别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通信雷达一体化保密系统的波束赋形方法-CN202210271721.0有效
  • 利强;张颖;林静然;潘晔;邵怀宗;胡全 - 电子科技大学
  • 2022-03-18 - 2023-04-28 - H04B7/06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雷达一体化保密系统的波束赋形方法,其实施的系统中收有通信雷达一体化DFRC设备、合法接者以及作为窃听方的探测目标。DFRC设备向接收方发送信息并接收雷达回波数据,从雷达回波数据中得到与探测目标有关的数据包括步骤:以及与接收方有关的数据,将DFRC设备本地的参数与探测目标、接收方有关的数据一起作为输入参数进行波束赋形中最优发射波束的计算并同时得到系统最大安全速率。本发明采用物理层安全技术,与接收机进行通信时防止信息泄露至恶意目标,在保证目标估计速率的前提下,设计了DFRC设备的最优发射波束,在保证目标估计速率的前提下,最大化系统安全速率。
  • 一种通信雷达一体化保密系统波束赋形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模型嵌入的辐射源识别方法-CN202310058875.6在审
  • 邵怀宗;梁沛阳;潘晔;林静然;利强;孙国敏;胡全 - 电子科技大学
  • 2023-01-18 - 2023-04-25 - G06F18/2415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模型嵌入的辐射源识别方法,将不同模态的数据联合输入,通过端到端的多模态识别框架进行训练,实现了不同模态模型之间的参数共享,较多个模态对应于多个网络识别而言,网络规模的参数明显降低,收敛速度提高,并且在多个模态共享参数的过程中,网络得到了更多关于模态间的共同信息。同时,本发明在端到端的识别框架后,提供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融合算法,相较于采用单模态作为网络输出,由于融合后的输出来自于不同模态,使得结果的置信度更高,故采用融合后的输出作为辐射源个体识别的决策,减少网络收敛时所需迭代次数,达到优化网络性能的效果。
  • 一种基于模型嵌入辐射源识别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用户图谱的推荐方法-CN202110055446.4有效
  • 邓天;潘晔;利强;杨健;邵怀宗;林静然 - 电子科技大学
  • 2021-01-15 - 2023-04-14 - G06F16/9535
  •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用户图谱的推荐方法,属于推荐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引入知识图谱这一新维度的概念,维护一个现有用户的特征‑关系图谱,提取新用户的注册信息,基于这些信息将新用户也加入图谱网络,去除了新用户“新”这一属性,同时在图谱网络中,引入找新用户所在定长的环这一概念,只要某些用户和新用户在同一环上,说明这些用户和新用户间至少存在一条或多条显式特征相同,保证了寻找领域用户结果的可靠性,同时基于不同特征设置不同权重,模拟了实际运用中某些特征可能更加能够衡量用户的特点,最终根据总的权重值大小来进行领域用户的寻找,保证了结果的合理性。本发明通过以上设计,解决了传统推荐系统中冷启动的问题。
  • 一种基于用户图谱推荐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通信辐射源跨模式识别方法-CN202210750915.9在审
  • 利强;李晓帆;潘晔;林静然;胡全;邵怀宗 - 电子科技大学
  • 2022-06-28 - 2023-04-11 - G06F18/25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通信辐射源跨模式识别方法,先对通信辐射源进行多模态信息的采集,各自对相应模态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将多模态特征表征为模态间关系图中的节点,通过先验模型构建模态节点间的边关系。通过图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模态节点间的信息传递,通过图收缩技术进行模态节点的信息融合,避免了传统算法过度依赖电磁数据特征的问题,使得多模态信息能够有效参与到通信辐射源跨模式识别中。在保证同模式识别能力基本不变的同时,实现了通信辐射源跨模式识别能力相比传统算法的较大提升。本发明利用图收缩和通信辐射源多模态信息,将模态间关系图收缩为一个特征向量,实现了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通信辐射源跨模式识别。
  • 一种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通信辐射源模式识别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风险管理平台-CN202211689733.1在审
  • 胡鸥雷;滕晓军;潘晔;王燕海;陈希博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行
  • 2022-12-27 - 2023-04-07 - G06Q40/03
  • 一种风险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经营规则模块、管理逻辑模块、管理者视图模块以及输出及应用模块;通过嵌入经营规则模块,规范员工的工作流程;通过输出及应用模块生成全方位风险画像,并以此为依据通过管理逻辑模块进行主动干预;实时更新管理者视图,及时发现问题,在经营中及时纠偏,在高质量发展中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本发明覆盖传统信用、操作、市场等风险以及科技、网络、欺诈、洗钱、数据、制裁等新型风险,管控领域包括对公、个人、信用卡,同业、资管、衍生品、债券、表外、承诺等多领域,多维度的风险计量使得风险画像准确,准确反映评价对象的排序;风险因素明确,指明最底层的风险因素。
  • 一种风险管理平台
  • [发明专利]一种电磁频谱数据标注补全方法-CN202110858400.6有效
  • 申坤雨;林静然;利强;潘晔;邵怀宗;胡全 - 电子科技大学
  • 2021-07-28 - 2023-04-07 - G06T17/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频谱数据标注补全方法,通过传感器对电磁环境进行观测并采集得到观测电磁频谱数据,然后根据所述观测电磁频谱数据建立三维张量标注模型,再根据所述三维标注模型确定出正常电磁频谱数据并完成所述标注补全,且将观测电磁频谱数据进行切片,把每一片观测电磁频谱数据在所述三维坐标轴上进行对齐和堆叠建立出三维模型,并将所有单个采样时隙上采样频点的观测值标注填充到所述三维模型中的对应位置得到三维张量标注模型,能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将电磁频谱数据进行标注补全,进而减小与正常电磁频谱数据之间的误差。
  • 一种电磁频谱数据标注方法
  • [发明专利]安全装置、导管和引入针组件及留置针-CN201610770722.4有效
  • 裴鹏;曹亦峰;魏薇;潘晔;沈长征 - 苏州鱼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2016-08-30 - 2023-04-07 - A61M25/00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安全装置、具有该安全装置的导管和引入针组件、及留置针。所述安全装置用于活动配合引入针,包括:针罩,围成由近端向远端纵向延伸的通道、及与通道部分交叉的容置腔,通道设置为可使引入针通过;设置于容置腔内的弹簧夹,包括相对设置于通道两侧的第一臂及第二臂、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一臂和第二臂上的第一旗板和第二旗板;限位件,用于在引入针抽出之后,限制引入针的远端针尖向近端移出针罩之外;其中,在引入针抽出之前,引入针抵压第一旗板和第二旗板以使弹簧夹位于压缩模式;在引入针抽出之后,至少第一旗板被释放并移动到针尖的远端以限制引入针向远端移出针罩之外。本发明可减小针尖外漏造成的刺伤风险和感染风险。
  • 安全装置导管引入组件留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