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3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汽车前端模块-CN202320184074.X有效
  • 许声鑫;杜春凯;李国桥;邓洪亮 - 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 2023-02-10 - 2023-07-21 - B62D25/0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前端模块,包括安装于汽车前纵梁上的主框架,所述主框架上设有用于安装汽车前端零部件的安装位,且所述主框架由铝合金型材围设而成;主框架都采用铝合金型材材料,能够较好的满足车辆对于轻量化设计的要求,尤其是对于新能源汽车,减重后能够有效提升行驶里程;由铝型材围设而成的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弯扭能力,安装于车架后可以有效的提升整体的抗弯扭强度;主体框架呈方形结构,结构简单,便于模块化生产,可以作为整体安装到整车上,缩短装配工艺,提升效率。
  • 汽车前端模块
  • [发明专利]车辆总成-CN202310243685.1在审
  • 刘有海;邓洪亮;杜春凯 - 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 2023-03-14 - 2023-06-06 - B62D25/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总成,包括车体、A柱和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具有第一装配端和第二装配端,所述第一装配端连接于车体,所述第二装配端连接于A柱;还包括驱动源,所述驱动源通过调节装置驱使A柱在车体上的位置发生变换;该种将A柱位置变换的方式,能够开阔驾乘人员行车时的视野,是一种新颖的车辆构型布局,让驾乘人员有更好的视觉感受,尤其是驾驶位的视觉盲区能够通过A柱的位置变换而变换,甚至是消除视觉盲区,使得降低行车状态下的安全隐患,进一步满足车辆驾驶的安全性。
  • 车辆总成
  • [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电机余热的新能源热管理系统-CN202310073427.3在审
  • 那轩;田超凡;杨秀海;杜春凯;傅绍林 - 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 2023-01-17 - 2023-04-14 - B60H1/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电机余热的新能源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机循环回路,包括第一电子水泵、DCDC模块、OBC模块和三合一电机驱动模块;电池循环回路,包括冷却器模块、第二电子水泵、第一PTC模块和电池包;五通阀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第四阀口和第五阀口;其中:三合一电机驱动模块与第一阀口连接,第二阀口与冷却器模块连接,电池包第三阀口连接,第四阀口与第一电子水泵连接。本发明通过利用五通阀将电机循环回路与电池循环回路连接,汽车电机产生的余热通过五通阀收集然后输送至电池循环回路,电池循环回路利用电机余热对电池包供热,使得在寒冷工况下,电池仍然能够保持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有利于提高电池的续航里程。
  • 一种利用电机余热新能源管理系统
  • [实用新型]框架型材与扭矩连接件的支撑构造-CN202123420822.X有效
  • 李国桥;陈亮;杜春凯 - 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 2021-12-30 - 2022-05-31 - F16B5/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框架型材与扭矩连接件的支撑构造,包括框架型材、待安装件、连接件和支撑件,所述框架型材具有截面呈闭合环状的支撑腔,所述框架型材的安装面上形成有安装孔,所述支撑件位于安装孔底部的支撑于支撑腔,所述连接件设置在待安装件上;所述支撑件具有位于待安装件底部用于支撑待安装件的支撑面,所述连接件连接支撑件用于将待安装件安装于框架型材,所述连接件和支撑件配合时具有使支撑面与待安装件相靠近的压紧力,能够通过型材上、下两孔的位置度,保证螺纹垂直度,克服型材尺寸公差大的现象;同时增大结合面,避免铝合金材料压溃,扭力衰减,导致失效的问题。
  • 框架扭矩连接支撑构造
  • [实用新型]车辆影音系统中的收音机信号传输系统-CN202120591800.0有效
  • 龙大海;杜春凯 - 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 2021-03-23 - 2021-11-09 - B60R16/023
  •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影音系统中的收音机信号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AM/FM天线、DAB天线、GPS天线、AM/FM‑DAB切换开关、切换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AM/FM天线和DAB天线通过同一传输线与切换单元连接;所述AM/FM‑DAB切换开关,其输出端与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根据用户指令向控制单元输出切换控制命令;所述切换单元,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具有AM/FM天线接收通道和DAB天线接收通道,用于接收控制单元输出的切换控制命令并进行AM/FM天线接收通道和DAB天线接收通道切换;所述GPS天线经传输线与车辆影音系统连接。通过整合AM/FM模拟信号、数字信号DAB接口,来实现对应的功能。解决了各自由单独的传输线来传输信号;解决了传输线布置难度,以及节约相应成本。
  • 车辆影音系统中的收音机信号传输
  • [实用新型]转向支撑构件总成的中控支架安装结构-CN202021573174.4有效
  • 高静;杜春凯;胡涛;王洋 - 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 2020-07-31 - 2021-02-26 - B62D25/1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支撑构件总成的中控支架安装结构,包括转向支撑管梁和中控支架,所述转向支撑管梁的材质为铝合金,在所述转向支撑管梁上固定安装有中控连接板,所述中控连接板上设有定位孔,在所述中控支架上对应设有与该定位孔相适配的定位柱,所述中控支架在由定位孔和定位柱配合定位后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中控连接板上。本实用新型借助中控连接板与支撑管梁固定连接,而中控支架与中控连接板通过由定位孔和定位柱配合定位后采用螺栓固定连接,避免了现有直接将中控支架焊接在支撑管梁上,而出现焊接样件易变形、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同时铝合金制成的转向支撑管梁可使得整个转向支撑构件总成的重量满足轻量化,实现批量化生产。
  • 转向支撑构件总成支架安装结构
  • [实用新型]一种座椅卷簧自动安装装置-CN201620680169.0有效
  • 张亮;杜春凯;孙晓坤;由杰;闫浩 - 施尔奇汽车系统(沈阳)有限公司
  • 2016-07-01 - 2017-02-15 - B25B27/3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卷簧自动安装装置,在底座上设有滑道,滑道上滑动连接压头主体,在底座两侧分别设有支座,支座上设置伸缩气缸,在压头主体的一侧设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侧表面与伸缩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在压头主体的内部设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连接卷簧推板在压头主体内伸缩,卷簧推板的中心设有转轴,转轴的动力由压头主体侧端安装的伺服电机驱动。该装置通过伺服电机带动卷簧旋转蓄力后并精确的安装到座椅指定位置,同时具备安全防护装置,自动化程度较高,操作简洁,有效降低危险隐患,提高生产节拍。
  • 一种座椅自动安装装置
  • [实用新型]微型车后排座椅锁扣-CN200920128831.1无效
  • 张兴海;杜春凯 - 重庆小康汽车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2009-09-14 - 2010-05-26 - B60N2/44
  • 一种微型车后排座椅锁扣,包括固定座和扣体,其中固定座的底部开设有卡槽,该卡槽能够与扣体卡接配合。所述固定座具有两块左右对称的竖直板,两块竖直板顶部的后侧边之间通过后连接板相连,该后连接板的顶端向前弯折,形成上翻边。在所述固定座两块竖直板之间安装有锁钩,该锁钩由两块左右对称设置的侧板和背板构成,两侧板的顶部通过安装组件与固定座竖直板相铰接,在两侧板的下部开设有钩槽,侧板通过钩槽能够与扣体卡接配合。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作容易,能够方便、灵活地翻转后排座椅,向后翻转时为乘客提供座位,向前翻转时能够有效节约空间,便于在微型车的尾部堆放物品。
  • 微型车后排座椅
  • [实用新型]车载电视安装结构-CN200920128088.X无效
  • 张兴海;刘建军;杜春凯 - 重庆小康汽车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2009-07-17 - 2010-05-12 - B60R11/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电视安装结构,包括车身侧围(1),在所述车身侧围(1)上开设有矩形窗口(1a),并且车身侧围(1)的内侧安装平板电视(2),该平板电视(2)的底部由下支架(3)支撑,平板电视(2)的顶部由上支架(4)限位,所述平板电视(2)的屏幕正对矩形窗口(1a)。本实用新型通过平板电视进行广告宣传,内容更丰富、详实,形式更精彩、多样,并且宣传效果极佳。平板电视的上下方向由上、下支架限位,前后方向由前、后钢带限位,不仅拆装方便、改装容易,而且稳固性及可靠性好,不会发生上下及前后窜动。
  • 车载电视安装结构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