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549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化合物纳米片单晶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CN202111538090.6在审
  • 刘岗;徐伟;甄超;成会明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2021-12-15 - 2022-04-19 - C23C22/34
  • 本发明涉及光电转换与存储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化合物纳米片单晶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以金属基体或表面沉积金属涂层的基体为前驱体,将其悬置于含有卤化物的乙二醇和水的混合溶液的上方,密封于反应釜中,放入烘箱中加热处理,待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基体,用去离子水清洗并烘干,得到基体支撑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片单晶阵列薄膜;进一步通过在含氮、硫、磷、碳和硼元素之一或两种以上混合的气氛下热处理,得到基体支撑的金属氮化物、硫化物、磷化物、碳化物、硼化物以及不同元素掺杂的金属化合物纳米片单晶阵列薄膜。从而,为基于金属化合物纳米片单晶阵列薄膜构筑高效光电转化与存储器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储备和简易的制备方法。
  • 一种金属化合物纳米片单晶阵列薄膜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低温液态金属集成的嵌入型光电极及规模化制备方法-CN202111540118.X在审
  • 刘岗;甄超;成会明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2021-12-15 - 2022-04-19 - C25B11/052
  • 本发明涉及光电化学催化转化与存储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低温液态金属集成的嵌入型光电极及规模化制备方法。首先将低温液态金属加热至熔点以上转化为液态,在金属熔融状态下,将液态金属涂覆在基底上成膜,然后将半导体光催化剂颗粒超声分散于溶剂中,并均匀沉积到液态金属表面成膜,然后将半导体光催化剂颗粒嵌入液态金属薄膜中,冷却凝固后,利用气枪吹扫(或超声)去除未嵌入凝固金属薄膜的半导体光催化剂颗粒,获得高成膜质量且具有优异光电化学分解水性能的嵌入型光电极。本发明有效利用低温液态金属熔融态的流变易加工特性,以及室温固化属性,可将各种光催化剂颗粒集成在不同属性基底上,获得具有优异光电化学分解水性能的光电极。
  • 一种基于低温液态金属集成嵌入电极规模化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可控气相短切碳纳米管的方法-CN202111540097.1在审
  • 刘畅;郑雪;张峰;侯鹏翔;张子初;成会明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2021-12-15 - 2022-04-15 - C01B32/176
  • 本发明涉及低维纳米材料的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可控气相短切碳纳米管的方法。先在碳纳米管上可控引入结构缺陷,再与具有一定化学反应活性的刻蚀性气体作用,进而实现碳纳米管的可控短切。具体过程为:将长度为百微米级的碳纳米管超声分散后单分散到基底上,采用等离子体处理在碳纳米管管壁可控引入一定密度的缺陷,进而引入具有合适化学活性的刻蚀性气体,使其优先在缺陷处与碳纳米管反应实现短切。通过调控等离子体的强度和时间来调控缺陷密度,通过调控刻蚀气体的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等调控短切碳纳米管的长度和效率。本发明可实现碳纳米管的精细加工,促进其在纳电子器件、药物输运、限域催化、气体传感等领域的应用。
  • 一种高效可控气相短切碳纳米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多孔金属化合物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CN202111540123.0在审
  • 刘岗;徐伟;甄超;白朔;成会明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2021-12-15 - 2022-04-15 - C30B7/14
  • 本发明涉及光电转化、存储、催化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孔金属化合物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以金属基体或表面沉积金属涂层的基体为前驱体,将其悬置于含氟化氢铵的水和乙二醇混合液的上方,密封于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处理,待冷却至室温后取出样品,去离子水清洗并烘干,获得基体支撑的铵‑金属氧氟化合物单晶阵列薄膜;或者,进一步在不同气氛下热处理后,铵‑金属氧氟化合物单晶阵列薄膜拓扑转变为多孔金属化合物阵列薄膜。本发明实现多孔金属化合物阵列薄膜的简易制备及其微观形貌的有效调节,为基于多孔化合物功能薄膜发展的光电转化、存储、催化领域提供了有效的材料和方法基础。
  • 一种多孔金属化合物阵列薄膜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塑料燃料电池系统-CN202111429007.1在审
  • 李峰;杨慧聪;成会明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2021-11-29 - 2022-04-15 - H01M8/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燃料电池系统,属于燃料电池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塑料与碳基电催化剂、导电剂复合,构成复合材料负极,并将其直接用于燃料电池体系。本发明在具有稳定电化学窗口的液态电解液中,利用碳基催化剂降低塑料电化学氧化反应能垒,实现了塑料的完全氧化过程,获得了稳定的电压电流输出。本发明操作简便、适用于多种塑料材料,为废弃塑料制品的回收再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并未新型清洁能源的获取提供新的途径。
  • 一种塑料燃料电池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级Fe9-CN201810533126.3有效
  • 刘岗;张露露;杨勇强;成会明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2018-05-25 - 2022-04-05 - C25B11/075
  • 本发明涉及材料制备与电催化、电池储能领域,具体为一种纳米级Fe9Ni9S16基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目的为发展新型、廉价、稳定、高效的电催化和电池储能用电极材料,并解决现有该材料制备方法工序复杂、高温、高耗能、大粒径等不利于大规模应用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将铁盐、镍盐、有机硫源和导电载体混合后,在惰性气体中适当温度下反应的方法,制备出纳米级的纯相硫镍铁矿相Fe‑Ni‑S固溶体Fe9Ni9S16。本发明中所得到的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温度温和、能耗小、成本低,适用于大规模制备,在电催化和电池储能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一种纳米febasesub
  • [发明专利]基于单壁碳纳米管的自供能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CN201910857326.9有效
  • 刘畅;郭舒予;胡显刚;侯鹏翔;成会明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2019-09-11 - 2022-04-05 - G01N27/00
  • 本发明涉及气体传感器技术,具体为一种基于单壁碳纳米管的自供能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利用浮动催化剂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并收集高质量单壁碳纳米管薄膜,直接转移担载于柔性透明基体上,以单壁碳纳米管作为气体敏感元件,以单壁碳纳米管薄膜/硅异质结制备太阳能光伏电池,再将电极材料,如:铜、金、银、铝等金属或碳纳米管、石墨烯、ITO等非金属,以磁控溅射、热蒸发、电镀、银胶等方式连接,即完成基于单壁碳纳米管的自供能气体传感器的组装。本发明实现了小而轻、高性能自供能气体传感器的制备,并可进一步通过优化设计集成柔性可弯折的自供能气体传感器,突破了目前金属氧化物气体传感器在柔性、重量、能耗、供能等方面的局限性。
  • 基于单壁碳纳米自供气体传感器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导电性单壁碳纳米管纤维的制备方法-CN202010977663.4有效
  • 刘畅;焦新宇;侯鹏翔;成会明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2020-09-17 - 2022-04-05 - D01F9/12
  • 本发明涉及碳纳米管纤维制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高导电性单壁碳纳米管纤维的制备方法。采用浮动催化剂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具有高质量、大长径比的单壁碳纳米管。使用过氧化氢对高质量单壁碳纳米管进行预分散。使用氯磺酸溶解单壁碳纳米管制备出单壁碳纳米管液晶,将单壁碳纳米管液晶注射进入丙酮凝固浴中得到成型的单壁碳纳米管纤维。本发明使用过氧化氢对浮动催化剂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高质量单壁碳纳米管进行预分散,再使用氯磺酸分散单壁碳纳米管获得定向排列的碳纳米管液晶,规避了传统单壁碳纳米管分散工艺中的超声处理对碳纳米管结构的破坏,同时提高了纤维中碳纳米管的定向性和密实化程度,促进了电子的定向运输。
  • 一种具有导电性单壁碳纳米纤维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导电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CN201710516037.3有效
  • 任文才;刘海超;杜金红;张鼎冬;马超群;成会明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2017-06-29 - 2022-04-05 - C01B32/184
  •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导电球的制备与应用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氧化石墨烯包覆微球再经还原制备石墨烯导电微球的方法及其应用。该石墨烯导电微球主要由无机、有机或无机/有机复合微球作为支撑结构,其外包覆石墨烯导电层组成,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1)在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超声至混合均匀;(2)将微球加入到上述溶液中,超声混合的同时加入还原剂;(3)加热、搅拌将包覆在微球表面的氧化石墨烯还原;(4)离心分离、清洗、干燥得到均匀包覆的石墨烯导电球。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快捷、产率高、适于工业化生产,所制备的石墨烯导电球可替代传统的包覆了金、镍等导电球作为导电、导热填料应用于压敏、热敏、导电元件中。
  • 一种石墨导电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