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CN202310043673.4在审
  • 中村研贵;塚田能成;米田真也;前田康宏;根来佑树;小堀俊光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23-01-29 - 2023-09-26 - H01L29/06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半导体装置(10)具备:n+源极层(20)及源电极(12);n+漏极层(17)及漏电极(11);与n+漏极层(17)相邻,并且杂质浓度比n+漏极层(17)的杂质浓度相对小的n漂移层(18);以及p基极层(19)及基电极(13)。p基极层(19)具有将n+源极层(20)与n漂移层(18)分隔的沟道部(19b)。半导体装置(10)具备:在将n+漏极层(17)与p基极层(19)分隔的n漂移层(18)的n+漏极层(17)侧与n漂移层(18)相邻的p注入层(21);与p注入层(21)接合的注入电极(16);以及与注入电极(16)连接的电流源。
  • 半导体装置
  • [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CN202310105330.6在审
  • 中村研贵;塚田能成;小堀俊光;前田康宏;米田真也;根来佑树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23-02-13 - 2023-09-26 - H01L29/423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半导体装置(10)具备:n+源极层(18)及源电极(12);n漂移层(16)及漏电极(11);以及具有将n+源极层(18)与n漂移层(16)分隔的沟道部(17b)的p基极层(17)。半导体装置(10)具备隔着栅极氧化膜(15)与n+源极层(18)、沟道部(17b)及n漂移层(16)分别相邻的栅极n层(19)及栅极p层(20)。栅极n层(19)与栅极p层(20)沿着n+源极层(18)、沟道部(17b)及n漂移层(16)顺次排列的方向相邻。半导体装置(10)具备与栅极p层(20)接合的第一栅电极(13)和与栅极n层(19)接合的第二栅电极(14)。
  • 半导体装置
  • [实用新型]半导体装置-CN202320563306.2有效
  • 米田真也;中村研贵;前田康宏;塚田能成;小堀俊光;根来佑树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23-03-21 - 2023-09-05 - H01L23/48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包含设置在至少一半导体基板的表面的主电流电极、电流控制电极以及电压控制电极,并配备把每个电极连接到基板外部的主电流配线、电流控制配线和电压控制配线。所述电压控制电极被绝缘膜覆盖,并在所述表面沿第一方向呈直线状延伸配置。多个电压控制配线沿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电流控制配线与所述电压控制电极交叉,沿所述第二方向呈直线状延伸配置。所述电流控制配线与设置在多个所述电压控制电极之间的所述电流控制配线下方的所述电流控制电极连接。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半导体装置可减少配线层数并借此降低制造成本。而且,源极配线和基极配线交替地配置,有利于获得良好的半导体特性。
  • 半导体装置
  • [实用新型]BiMOS半导体装置-CN202320656480.1有效
  • 中村研贵;米田真也;塚田能成;小堀俊光;根来佑树;前田康宏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23-03-29 - 2023-08-29 - H01L29/06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BiMOS半导体装置,包括连续配置的数个BiMOS半导体,每个BiMOS半导体包括:漏电极与形成于漏电极侧的漂移层、源电极与形成于源电极侧的源极接触层、形成在源极接触层旁边的栅电极、形成在漂移层与源极接触层之间的基极层与基电极。基极层包含由栅电极形成的沟道区,基电极与基极层相连。在BiMOS半导体装置中,在连续配置的栅电极之间的漂移层包括柱层,柱层中交替形成有第一导电型与第二导电型的数个柱,且在柱层与基极层之间形成有导电型与基极层不同的中间层。在本实用新型中,即使柱层和柱的数量跟沟道区的数量不匹配,也可以形成电流路径并且有效降低阻值。
  • bimos半导体装置
  • [发明专利]电力转换装置、电力转换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CN202211122373.7在审
  • 塚田能成;大岩久也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22-09-15 - 2023-04-18 - H02M7/48
  • 本发明提供电力转换装置。该电力转换装置具备电力转换部和控制部,该电力转换部至少具有:第一转换器,其将由蓄电池输出的蓄电池电力转换成基于被输入或设定的输出波形轮廓而形成的第一电压波形的第一输出电力并从第一端子对输出;以及第二转换器,其将蓄电池电力转换成矩形的第二电压波形的第二输出电力并从第二端子对输出,该电力转换部向负载供给通过将第一输出电力与第二输出电力相加而生成的交流的控制波形的第三输出电力,该控制部基于被输入的向负载输出的输出电力的要求指令值和由电力转换部输出的第三输出电力的电压值,将使第一转换器输出第一输出电力的电压指令值作为输出波形轮廓而向电力转换部输出。
  • 电力转换装置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 [发明专利]电源系统及移动体-CN202210638517.8在审
  • 塚田能成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22-06-07 - 2022-12-27 - B60L15/00
  •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与以往相比可以降低开关损耗及稳态损耗的电源系统及移动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电源系统1,包括:可变电压电源7,从二次侧输入/输出端子对72p,72n输出可变电压E1的电力;及,第一电力线21及第二电力线22,连接二次侧输入/输出端子对72p,72n与负载4;所述电源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单元31,设置在第一电力线21上;第三电力线23,连接第一开关单元31的两端;及,旁通线25,连接二次侧输入/输出端子对72p,72n;其中,在第三电力线23上设置输出直流电力的第一直流电源38,在旁通线25上设置容许第一直流电源38的输出电流且阻断其逆向的电流的旁通二极管33a。
  • 电源系统移动
  • [发明专利]电源系统及移动体-CN202210638489.X在审
  • 塚田能成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22-06-07 - 2022-12-27 - B60L15/00
  •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与以往相比可以降低开关损耗及稳态损耗的电源系统及移动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电源系统1包括:可变电压电源7,从二次侧输入/输出端子对72p,72n输出可变电压的电力;及,第一电力线21及第二电力线22,连接二次侧输入/输出端子对72p,72n与负载4。在第一电力线21上设置第一开关单元31、及连接该第一开关单元31的两端的第三电力线23,在第三电力线23上串联设置第三开关单元33、直流电源30及第二开关单元32。第四电力线24连接第三电力线23与第二电力线22。在第四电力线24上设置第四二极管34a,所述第四二极管34a容许直流电源30的输出电流且阻断其逆向的电流。
  • 电源系统移动
  • [发明专利]电源系统及移动体-CN202210640396.0在审
  • 塚田能成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22-06-07 - 2022-12-09 - B60L15/00
  •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与以往相比可以降低开关损耗及稳态损耗的电源系统及移动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电源系统1包括:直流电源30,输出直流电力;作为绝缘双向直流/直流转换器的可变电压电源7,从二次侧输入/输出端子对72p,72n输出可变电压E2的电力;正极电力线21及负极电力线22,连接于直流电源30的两极;开关电路5,包括连接电力线21,22与负载4的多个桥臂开关元件51,52,53,54;防逆流用开关元件34),设置在正极电力线21中的二次侧输入/输出端子对72p,72n之间;电源驱动装置6,操作可变电压电源7及防逆流用开关元件34;及,开关电路驱动装置8,操作开关电路5。二次侧输入/输出端子对72p,72n均连接于正极电力线21。
  • 电源系统移动
  • [发明专利]驱动装置-CN202110821972.7在审
  • 塚田能成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21-07-20 - 2022-02-22 - B60L15/20
  • 提供能够提高起步、牵引时的加速性能的驱动装置。在驱动装置(100)中,第一电动发电机(MG1)与第一差动机构(1)的太阳齿轮(S1)连结,第二电动发电机(MG2)与第二差动机构(2)的太阳齿轮(S2)连结,第一差动机构的行星架(C1)与第二差动机构的行星架(C2)彼此连结而构成的行星架连结体(6)与输出轴(4)连结,第一差动机构的齿圈(R1)与第二差动机构的齿圈(R1)彼此连结而构成的齿圈连结体(7)与第一离合器(TWC1)连结。在驱动装置(100)中,第一差动机构的太阳齿轮(S1)、行星架连结体(6)、齿圈连结体(7)和第二差动机构(2)的太阳齿轮(S2)构成为依次在列线图上排列。
  • 驱动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