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76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薄膜晶体管-CN201510088765.X有效
  • 后藤裕史;三木绫;岸智弥;广濑研太;森田晋也;钉宫敏洋;安秉斗;金建熙;金连洪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2013-06-06 - 2017-08-18 - H01L29/786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迁移率良好、应力耐受性也优异、并且湿蚀刻特性也良好的氧化物半导体层的薄膜晶体管。本发明的薄膜晶体管在基板上至少依次有栅电极、栅极绝缘膜、氧化物半导体层、源‑漏电极及保护膜,其中,前述氧化物半导体层是具有第一氧化物半导体层(IGZTO)和第二氧化物半导体层(IZTO)的层叠体,前述第二氧化物半导体层形成于前述栅极绝缘膜之上,且前述第一氧化物半导体层形成于前述第二氧化物半导体层与前述保护膜之间,并且在前述第一氧化物半导体层中,各金属元素相对于除去氧的全部金属元素的含量为Ga5%以上、In25%以下(不含0%)、Zn35~65%及Sn8~30%。
  • 薄膜晶体管
  • [发明专利]Cu合金膜和Cu层叠膜-CN201680003374.6在审
  • 志田阳子;后藤裕史;钉宫敏洋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2016-01-28 - 2017-08-18 - C22C9/06
  • 提供一种电阻小、抗氧化性和湿法蚀刻加工性优异的Cu合金膜。上述Cu合金膜,含有Ni为3.0原子%以上且19.0原子%以下,并且含有从Al、Zn、Mn和Sn所构成的群中选择的一种X元素,余量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且所述X元素的含量是由下式(1)求得的x原子%以上,并且,所述X元素为Zn或Mn时,Ni与X元素的合计量为20.0原子%以上,所述X元素为Al或Sn时,Ni与X元素的合计量为16.0原子%以上。x=1.96×Ni+1.64…(1)其中,式(1)中,Ni表示Cu合金膜中的以原子%计的Ni含量。
  • cu合金层叠
  • [发明专利]薄膜晶体管-CN201380029493.5有效
  • 后藤裕史;三木绫;岸智弥;广濑研太;森田晋也;钉宫敏洋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2013-06-06 - 2017-05-10 - H01L29/786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迁移率良好、应力耐受性也优异、并且湿蚀刻特性也良好的氧化物半导体层的薄膜晶体管。本发明的薄膜晶体管在基板上至少依次有栅电极、栅极绝缘膜、氧化物半导体层、源‑漏电极及保护膜,其中,前述氧化物半导体层是具有第一氧化物半导体层(IGZTO)和第二氧化物半导体层(IZTO)的层叠体,前述第二氧化物半导体层形成于前述栅极绝缘膜之上,且前述第一氧化物半导体层形成于前述第二氧化物半导体层与前述保护膜之间,并且在前述第一氧化物半导体层中,各金属元素相对于除去氧的全部金属元素的含量为Ga5%以上、In25%以下(不含0%)、Zn35~65%及Sn8~30%。
  • 薄膜晶体管
  • [发明专利]薄膜晶体管-CN201580004436.0在审
  • 后藤裕史;三木绫;越智元隆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2015-01-15 - 2016-08-31 - H01L21/336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极高的迁移率、且应力耐受性也优异、并且湿蚀刻特性等也良好的薄膜晶体管。本发明的薄膜晶体管在基板上依次具有栅电极、栅极绝缘膜、氧化物半导体层、源‑漏电极和保护源‑漏电极的保护膜,氧化物半导体层具有In、Ga、Zn、Sn和O的第一氧化物半导体层与In、Ga、Sn和O的第二氧化物半导体层的层叠结构,第二氧化物半导体层在栅极绝缘膜上形成,第一氧化物半导体层在第二氧化物半导体层与保护膜之间形成,且构成第一氧化物半导体层和第二氧化物半导体层的各金属元素的含量相对于全部金属元素的含量的原子比均控制为规定的比率。
  • 薄膜晶体管
  • [发明专利]薄膜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CN201380067793.2在审
  • 森田晋也;越智元隆;后藤裕史;钉宫敏洋;广濑研太;田尾博昭;高梨泰幸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2013-12-26 - 2015-09-09 - H01L29/786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具有蚀刻阻挡层的背沟道蚀刻型(BCE型)的薄膜晶体管(TFT),所述薄膜晶体管TFT的氧化物半导体层对TFT制造时的源-漏电极形成时所使用的酸蚀刻溶液的耐性优异,且应力耐受性优异。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特征在于,在基板上至少依次具有栅电极、栅极绝缘膜、氧化物半导体层、源-漏电极、以及保护所述源-漏电极的保护膜,所述氧化物半导体层由Sn、选自In、Ga及Zn中的1种以上的元素、和O构成,在薄膜晶体管的层叠方向截面中,通过[100×(源-漏电极端正下方的氧化物半导体层的膜厚-氧化物半导体层中央部的膜厚)/源-漏电极端正下方的氧化物半导体层的膜厚]求得的值为5%以下。
  •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薄膜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CN201380067811.7在审
  • 森田晋也;越智元隆;后藤裕史;钉宫敏洋;广濑研太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2013-12-27 - 2015-09-02 - H01L29/786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具有蚀刻阻挡层的背沟道蚀刻型TFT,TFT的氧化物半导体层对源-漏电极形成时所使用的酸蚀刻溶液的耐性优异,且应力耐受性优异。该TFT的特征在于,是具有氧化物半导体层由Sn及In、以及选自Ga和Zn中的至少1种和O构成的第1氧化物半导体层;以及由选自In、Zn、Sn及Ga中的1种以上的元素和O构成的第2氧化物半导体层的层叠体,按照所述栅极绝缘膜、所述第2氧化物半导体层、所述第1氧化物半导体层的顺序形成,且在薄膜晶体管的层叠方向截面中,通过[100×(源-漏电极端正下方的第1氧化物半导体层的膜厚-第1氧化物半导体层中央部的膜厚)/源-漏电极端正下方的第1氧化物半导体层的膜厚]求出的值为5%以下。
  •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氧化物烧结体及溅射靶-CN201280011333.3无效
  • 后藤裕史;岩崎祐纪 - 株式会社钢臂功科研
  • 2012-03-01 - 2013-12-04 - C04B35/453
  • 本发明提供适合用于制造显示装置用氧化物半导体膜的氧化物烧结体及溅射靶,该氧化物烧结体及溅射靶兼具较高导电性和相对密度,能形成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的氧化物半导体膜,特别是即使利用直流溅射法来制造也不易产生结瘤且能长时间稳定地进行放电的直流放电稳定性优异。本发明的氧化物烧结体是将氧化锌、氧化锡以及从由Al、Hf、Ni、Si、Ga、In及Ta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金属(M金属)的氧化物混合并烧结而得到的氧化物烧结体,维氏硬度为400Hv以上。
  • 氧化物烧结溅射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